警聲

0 張相片

書名:當孔子遇上哈佛‧首部曲:志業職場


作者:李克明


出版: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五月


作者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和商學院,受過嚴格的邏輯科學教育訓練。其後他接觸了儒、道、釋、兵不同學派的中華經典,因此作者在書中詳談眾多典故來源,讓讀者從經典中汲取人生智慧,並融合現代管理哲學。當面對挑戰,讀者便可以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大學》是一本教人如何學做人、做有道德之人的書。該書首先以「三綱領」引導各人領悟靈明的本性,接下來要推己及人、己立立人,己度度人,以達到至善的境界。其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學習了道、神、聖、賢的心性智慧之後,也不可只求知道,更要在生活中實踐,否則就不如不知道。如《潛書》所說:「徒知,不如不知,貴能為之。」


作者引用老子有關做人處事的方向:「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圓,行欲方,能欲多,事欲少......志欲大者,兼包萬國,一齊殊俗,是非輻輳,中為之轂也。」意即做人,心要虛小,志向要廣大,智慧要圓通,行為要方正,才能要多元,涉事要簡少。志向廣大,就能兼容萬國,異中求同,是非對錯的不同面向同歸於中間的一處。


從國家社會整體來看,雖然用兵乃是凶事,但是國家不能沒有訓練有素、保國衛民、捍衛正義的軍隊。因此,有智慧的聖王只以武力禁暴除害,卻不用以爭奪土地、財富、兼併他人。若要兼併他人,一定用德!故荀子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貧,古今一也。」我們會發現用兵之道,其實就是人生之道。


孔子在《論語‧衛靈公篇》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準備,是成事的起點。要懂得居安思危,才能有備無患,機會是眷顧有準備好心智的人。


在西方管理學中,把不同事情定下先後次序是「時間管理」的重要觀念。故《大學》彰顯八個階段:「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事若能抓住根本,知所先後,必定有所成就。孔夫子還認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硬要以一己智慧,把鼻子伸到別人的角色,只會逼退有能之士,於事無補。


要想有偉大成就,不應只空談抱負,而是要當下就做。機會未到時,仍可獨善其身,展現格、致、誠、正、修、齊。正如《大學》所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專心一志,心無旁騖,更要自強不息,以待其時,借重有利的局勢,可以事半功倍,得以取勝!


「心聆團隊」第五隊麥桂成供稿


● 只有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