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警基礎訓練新里程

1 張相片


訓練對於現代警隊的發展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其中,為新入職人員而設的基礎訓練尤為重要。良好的基礎訓練不但確保人員日後能有效執行各項警務工作,更有助人員將來持續發展。

隨著警察學院於今年一月一日正式成立,歷時十八個月的學警訓練課程檢討亦宣告完成,首批採用新課程的學警將於七月八日結業。本期《警聲》特別訪問了這次學警訓練課程檢討小組的成員,希望加深讀者對新課程的了解,共同見證警隊不斷提升培訓質素,加強人員專業發展的決心。

警察學院學習發展支援中心主管楊富耀向《警聲》表示,這次課程檢討所採用的方法非常全面,除了參考大量資料外,更直接向各階層人員收集意見,其中包括教官、前線警員、負責督導的警長、警署警長、小隊指揮的督察,以及分區的總督察及警司。

職業訓練為主 提升人員質素

楊富耀強調,培訓優秀的警務人員,確保他們有效執行各項警務工作,一直是學警基礎訓練課程的首要目標,所以新課程仍然會以職業訓練為主。與此同時,提高人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推動終身學習,對所有警務人員以至警隊的長遠發展而言亦非常重要。因此,新課程特別加強了這方面的內容。

學警訓練課程檢討小組統籌警察訓練主任鄧祺殷向《警聲》表示,為了提升學習效果,新課程特別加入了更具效益的訓練模式,例如採用單元制課程,令培訓更具靈活性;使用「才能為本」及「解決問題為本」的培訓方式,並加強「處境為本」的訓練,以增強人員的實務技巧;推行科技輔助學習,例如發展電子學習課程及電腦輔助學習套件,以增強培訓的效益。

與大學合作提供培訓

另一方面,警隊甄選了香港公開大學作為首個合作夥伴,在學警訓練課程內,聯手教授「警政心理學」及「警政社會學」兩個單元。

警政心理學的內容,涵蓋了溝通技巧、壓力管理、受害人心理、衝突管理,以及處理精神異常、有暴力傾向等人士的方法。目的是通過教授這些心理學的知識,加強學員處理各類人際關係的技巧,以便日後能更有效執行警務工作。

至於加入警政社會學的課題,則旨在從社會學的角度,提高學員對警務工作的理解。警政社會學的內容,涵蓋了警察的角色與功能;專業操守;警務工作的問責性和合法性;以及與少數族裔和傳媒的關係等。此外,亦會探討不同的警政模式,例如社區警政和內地警政模式等。

理論實務並重 加強經驗分享

鄧祺殷指出,與大學合作的兩個單元,所有課文都必須經過警察學院審定,務求理論與警隊實務配合。此外,導修課亦由大學的導師及警察學院的教官聯合帶領,以加強經驗分享。

另一名課程檢討小組成員、學警訓練科總督察鍾詠儀則透露,新課程會定期邀請不同範疇的專家和前線人員作客席講者,與學員分享他們的寶貴經驗。例如在「警政社會學」的單元中,便先後邀請了新界南總區副指揮官卓振賢、旺角區指揮官岑維健、西區指揮官趙慧賢、油尖區的警民關係主任林淑賢,以及警察公共關係科的同事等,與學員直接交流。此外,警察心理服務課的臨床心理學家亦與學員分享了他們在「處理壓力」方面的經驗。

獲頒學歷證書 推動終身學習

首批採用新課程的六班學警,包括五班男及一班女,合共一百七十九人,已通過學院及大學相關的評核程序,各方面平均成績良好,將於七月八日結業。

所有完成新課程訓練的學員,將獲公開大學頒發「執法及保安管理證書」。該證書的持有人可報讀公開大學開辦的其他深造課程,考取更高的學歷,例如文憑、高級文憑或學位。這項安排的最終目標是推動人員終身學習,不斷進步。

此外,與大學合作的兩個單元,所有課文經首期試用後,現正作進一步調校及修訂,預計可於七至八月間上載於警隊網頁,供同事參閱。

新學警基礎訓練課程會以職業訓練為主。


<<返回新聞>>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