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聆團隊
「書籍簡報系列」分享(三十一)



0 張相片





書名:奇蹟

作者:蔡穎研、黎蕙美

出版社:星島出版有限公司

每個人都會在不知不覺間,因為過去的不愉快事件積聚了太多負面情緒,包括恐懼、悲傷、憤怒及內疚,如果不斷積聚而不加以釋放,便可能引 致身體不適,因此作者介紹給讀者如何放鬆自己,感受過去成功的時刻來代替負面情緒,作者鼓勵讀者寫下自己「理想」的人生,抓緊每次機會,掌握和創造自己的 命運。

心理學大師佛洛依德認為人的言行舉止,大部分都是由潛意識所主宰,但潛意識不能讀出負面事物,例如有些人經常說:「我不想不開心,我不 想懶散…等。」反而我們便會做了這些事出來,因為這是我們潛意識的運作方式,所以我們必須告訴自己想怎樣,而不是不想怎樣,堅持正面的信念相信它會發生, 它便會發生,請試每天背誦「每一天,在每一方面,我都會越來越好。」這可令你不知不覺間變得更好。

被老闆責罵或與伴侶爭執,都會產生不好受的情緒,何不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想像把自己「不開心的感覺」,從垃圾桶內倒進收集的 地方,然後把清理好的垃圾桶放回原處,腦海內告訴自己感到安靜和放鬆,重複數次後才張開眼睛,作為清理思想垃圾的方法,再抬抬頭,望望天,你的鬱結便會消 散!

從今天開始,把自己的十項優點或想擁有的優點寫下,於每天早上,對著鏡子訴說一番,如是者,維持二十一天,你便會看到自己莫大的改變。

作者對於教導孩子,也強調不要標籤你的小朋友,應該針對矯正他們的不適當行為,例如記性較差的,可以告訴小朋友想著「相信自己記性好, 記性便會越來越好」;孩子有任性的行為時,又需要「具體指正」,可直接向他說:「媽媽不希望你這麼做」,緊記不要妄下定論,說成他是「任性的」或「壞」孩 子。如是者,父母也應稱讚小孩的「行為」而非「人格」,如孩子幫媽媽做家務時,便可稱讚孩子:「多謝你幫我的忙」,而不是說:「你真乖,幫媽媽打掃地 方」;在處罰孩子時,亦須明確規定,以事論事,讓孩子知道該如何承擔責任,並「建議」孩子如何應付行為上的錯誤。

在生活中,我們每做一件事,都相信我們定能完成它,同時,我們應懷有一顆感激的心,寬恕別人的過失,因凡事不是理所當然,擺脫憤怒,學 習微笑,減低言語上不必要的傷害,快樂、奇蹟之門便從而打開。

心聆團隊第五隊麥桂成撰寫
  • 只有中文版




<<返回特 寫>>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