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理互聯網
提升快樂的練習(十):心靈的修習



1 張相片




Sonja Lyubomirsky 教授在《The How of Happiness》一書中提及的第十個快樂人生的策略是「心靈的修習」。

宗教信仰

越來越多研究結果顯示,相比無信仰人士,篤信宗教信仰的人比較快樂和健康,也較能從逆境中恢復過來。其中一些原因包括:宗教團體提供了強大的人際網絡和支 援;宗教信仰提供了生命的意義,尤其在面對突然而來的危機時,這份意義有助我們應對當前的嚴竣考驗;某些宗教信念和儀式引發許多與快樂有關的正面情緒,例 如寬恕、希望、感恩、慈悲等。

宗教信仰與靈性

「靈性」常與宗教信仰混為一談,兩者其實不盡相同。Lyubomirsky教授定義「靈性」為透過精神上追尋比自我更重要和更偉大的人生意義。宗教信仰通 常涉及靈性的追尋,但後者卻不局限於任何宗教形式。研究結果發現,重視靈性的人,同樣地享有健康和快樂的好處。

心靈的修習

除了宗教信仰,Lyubomirsky教授建議我們可循其他途徑豐富我們的靈性生命:
尋覓人生的意義和目標 — 為自己尋找真確的人生意義並不容易,或許你可從下列各項中找到提示:一直在致力追尋的目標(如:建立和諧家庭)、重要的信念(如:過一個正直無偽的生 活)、各種創造性的活動(如:藝術創作、科學研究)、或創傷後成長(如:患重病後對生命有新體會)。

平凡生活中見不平凡 —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入一個靈性的角度,培養從尋常事中欣賞不平凡的能力,例如感受大自然的壯麗所引發的讚嘆與啟發、視你的工作為一分祟高的使命、或感恩自 己的孩子為天賜的禮物等。

在這個物質至上的世界,心靈的修習是通向快樂而富意義人生的重要竅門。

助理處長黃志雄的喜樂心靈

跟助理處長(行動)黃志雄談心靈與快樂,離不開他二十多年的基督教信仰。

許多警務人員堅毅能幹,相信自己多於任何宗教。黃志雄卻從多年的警務工作中體會到人的限制。好像近年的警務行動越趨大型而複雜,需在事前作全面周詳的策 劃;但無論事前的部署多精密,也不可能百分百預測各項變數。負責統籌這些行動自然是艱巨的任務。「如果純粹靠自己,自我催迫之下堅持一定要做到最好,機關 算盡想要掌握一切,可能給自己過分沉重的壓力,而影響判斷和決策。」

黃志雄看到這種自我膨脹的危機,因著信仰,他深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心裡有一個信實的依靠,因而知所進退。「每次大型行動,好像二○○七年清拆皇后碼頭 行動,或二○○八年奧運火炬跑及奧運馬術的保安行動,我也竭盡所能,然後把超出個人控制範圍的事,交託我所信的神,深信事情最終有最恰當的發展。」放開個 人成敗得失,黃志雄每次都從容不迫,指揮若定,穩妥地完成任務。

黃志雄的信仰沒有使他免疫苦難愁煩,卻賦予他處身逆境的智慧。他坦言過去工作生涯遇過不少難處,甚至有一段時期在困難當中,感覺度日如年,然而,他卻沒有 太多抱怨。「縱使遇上困難,信仰使我心內仍有平安和力量。一方面藉祈禱與信靠,跟同事、家人及教友互相分擔支持,另一方面繼續堅守本分。」就在看似最壞的 時候,突然有意料不到的轉機,令黃志雄對人生順逆有更深切的體會,並感恩有這個磨練靈性的機會,教曉他在困境中堅忍及常存盼望。

問黃志雄從信仰中最大的得著是甚麼?「每天活在恩典看顧中,也知道離世後會往更好的地方去,那是最大的福氣,實在沒有甚麼掛慮,我可享受當下每時每刻的美 好。有些人或許認為這些『講耶穌』只是阿Q精神、自我安慰而已。但這就是信仰,在我來說是很真實。」

黃志雄從信仰中確立了生命的焦點和終極意義,以及積極樂觀的信念。這個豐盛的心靈,是喜樂人生的泉源。










<<返回特 寫>>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