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聲

1 張相片

心理服務課將本年訂為正向年,我們將透過不同警隊成員的親身經驗分享,介紹一些培養樂觀、希望感和正面情緒的實踐方法。
 
提起正向人生的代表,不少長官和同事不約而同推薦現駐守油麻地分區的警署警長楊志輝。他將於今年十月榮休,我們便抓緊機會,邀請他闡述培養正向心態的智慧。
 
不住調節目標、方法、動力
 
人稱「楊咩」的楊志輝在一九九三年一次衝鋒隊巡邏中,遇上銀行械劫案而引發的槍戰。「楊咩」不幸右面中槍,經搶救昏迷了一周後醒來,要面對因腦神經細胞受損而帶來的右眼失明、右耳失聰、多次的手術和其他身體的損害和痛楚。知道他的故事和認識他的人都會對他的笑容、幹勁和魄力留下深刻印象,想知道他散發正能量的秘訣。
 
要拆解「楊咩」正向心理的秘密,先要問他最困難的是什麼。「最困難的一步是接受自己。如能承認自己的問題,向可信的朋友傾談才有希望。可以的話接受他人幫助,我感激當年自己最終肯接受心理學家的幫助,在那裏得到很多心理上的調整。」原來,當年三十歲出頭的「楊咩」,一向自問是 「強人」,在醫院醒來,他立即發現解決不了身體的限制:不能說話、失明、頭痛和手腳抽筋。他曾因接受不了傷患而嘗試拔喉和逃離病床,最後被「五花大綁」。他也曾拒絕接受職業治療。
 
在醫院的三個多月,是「楊咩」學習調整自己心態的練習場。「為自己尋找適合的目標十分重要。我調整目標,慢慢接受只要是對身體有益的便去做。目標來自背後的動力。我跟自己說有兩母女支持我。女兒只有歲幾,自己責任未完,想看著她成長。我便放下固有態度,多不喜歡也去試做。」
 
抱著「試做」的心態,他慢慢克服在工作上的迷茫。「我一直喜歡外勤工作。在一年多的病假期間,我非常心急返回工作崗位,但事實上,我身體的限制是永久的。我於是嘗試在內勤工作中尋找滿足感。我的心得是碰壁也要試,才知道有很多不同方法解決問題。」他發現限制自己的是心態,他開始接受內勤工作的安排。「我用了十多年的時間逐步接受自己的限制。現在回想,雖然曾面對不少人事上和實際上的工作困難,但感恩這些經歷增加了我的解難和分析能力,令我學習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可以改變的地方,從而令自己有滿足感。」
 
以正面情緒克服負面情緒
 
除身體和工作的限制,「楊咩」也要面對人生不同的沮喪時刻,例如被他人取笑、排斥,令他在家裏脾氣很差。「太太幫了我第一步,就是向福利服務課和心理服務課求助,她不想我的脾氣影響女兒。自此,不但太太學習明白我的心理創傷後遺症,我也學習放低心理包袱,做一些實際正面的活動分散注意力。例如親力親為照顧女兒,和女兒玩耍令我十分快樂。女兒越大和我的關係越好,她會請我把不開心的事說出來。太太喜歡安排大食會和小旅行,令我分心之餘,亦提醒我家人永遠最重要。」他亦把焦點放在他的好同事和朋友身上,與他們維繫感情。
 
後記:
 
楊志輝充分實踐心理學上的希望感(=確立清晰且可行的目標+尋求達成目標的不同方法+保持邁往目標的動力)。他也會參與增加正面情緒的活動。他冀把自己的正向思維與年輕人分享,協助他們放下心理包袱。
 
楊志輝的心沒有被槍傷打垮,反而鍛鍊出對人生更深刻的體會。他常把自己的成就歸功於家人,事實上,他與太太和女兒的緊密關係已是羨煞旁人的成就。衷心祝福他退休生活快樂。
楊志輝與太太和女兒。
楊志輝與太太和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