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生活教育系列 |
||
0 張相片 |
||
子女長大了有自己的家庭「離巢而去」。父母兩老已進入接近退休階段了,這時候的心境是怎樣?怎樣去面對餘下的路?老夫老妻應怎樣相敬如賓白頭到老?成長服務中心主席黃重光教授有以下的見解。 所有父母最終都要面對「父母之道」的最後階段:「人去樓空」,即子女長大後離開家庭,留下父母獨自在家中。在這個階段,剛好也是人生的最後階段:「老年期」!「人去樓空」再加上「老年期」,容易使人感覺痛苦和無奈。 很多人對人生持錯誤觀念,認為人生只有兩大階段。首先是一個短暫的成長階段,然後是漫長的衰老階段。從生理角度看,這個概念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因為身體發展由嬰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都是成長階段;但由青年期,中年期,更年期以至老年期,身體都是逐步衰老。於是很多人會把身體的演變軌跡與「生命」混為一談,既然身體不斷衰老,「生命」也當然是隨著「凋謝」!「生命」是甚麼?我認為「生命」應該超越肉體的「生老病死」,生命的軌跡是應該不斷向上攀升的! 人的衰老是從內心世界開始,心境保持主動、樂觀和積極的人,年紀成為他的祝福。因為他不斷學習更多知識,凝聚豐富經驗,生活圈子廣闊,眼光不斷擴大,他的生命充滿活力。因為他的生命充滿活力,所以雖然「七老八十」,但仍自覺很年輕。 「人去樓空」的父母,不應該是被動和靜止的。沒有子女在身旁,加上已經退休,他們得到「自由身」,正好追求自己的夢想、嗜好或參與其他活動,一嚐多年渴望能夠做卻沒有時間做的事。很多夫婦在這階段一齊參與和體會新的事物,因此關係變得更親密和浪漫,例如一起旅遊、進修、唱歌、跳舞、參與義務工作,甚至首次創業(當然不少也會享受較傳統的活動,例如弄孫為樂)。人的衰老不是因為年齡而是心境,心中感覺衰老,人便會真正衰老。「人去樓空」不應該是一個寂寞或痛苦的階段,相反,這應該是一個推動我們邁進更高人生境界的難得機會。 如各同事或家屬有任何子女問題的困擾時,可向所屬各區的警察福利主任求助,內容定當保密。
港島:2804-1570 (原文將上載警察內聯網健康生活網頁) |
||
<<返回特寫>>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