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互聯網
心理效能
輔導及人際溝通之傳達不幸消息的技巧

0 張相片

「陳太,你的兒子在半小時前在樓下給的士撞到,現在……」在不幸的事情發生之後,一般而言,警務人員是首先接觸到傷者家屬的人。所以,傳達不幸消息的責任往往落在他們身上。

在獲悉不幸消息後,家屬往往藉不同的反應去表達其擔憂或喪親之痛,包括哭泣、懷疑、恐懼、憤怒及沉默。另外,家人由於未能完全了解或接受不幸消息,可能會不斷發問、投訴或作出粗暴行為,這些表現可能會被視為製造「麻煩」。

家屬的反應有時會引起警務人員的不安。他們或會對不幸的家屬產生同情而感到悲傷;有些同事則會因為家屬的投訴及指控而感到憤怒;而有些會因家屬之激動情緒而不知所措,因而影響執行工作的表現。

研究指出,如果傳達不幸消息時處理得不恰當,家屬對事件的適應會受到負面影響。反之,直接及清楚的說話方式可減低家屬部分的負面情緒。此外,以下是一些在傳達不幸消息時應注意的地方:

(1) 環境:選擇一個寧靜的地方。

(2) 時間:給予家屬充足的時間去了解情況。

(3) 態度:避免冷漠的態度,應嘗試用一個冷靜而體諒的態度。

(4) 言語表達:用體恤的語氣簡單及直接地說出事實。例如:「陳先生,很抱歉,有一個不幸的消息要通知你。你的兒子今早在交通意外中受了傷……」避免採用術語和漠不關心的說話,例如:「我現在話你知呀,陳生,你的兒子在一宗涉嫌危險駕駛的案件中受了傷……」。

(5) 非言語表達:透過眼神接觸去傳遞你的同情及諒解,細心地聆聽。

(6) 信息:消息要準確及可靠。

(7) 感受:給予家屬表達的機會。你亦可適當地表示你的諒解。如:「我也明白你的悲痛。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了。」

(8) 處理憤怒:明白家屬的憤怒並非因你而起,不要介意發洩在你身上的憤怒,亦不要對家屬的指控作出反駁。如你已嘗試解釋,他們仍未平伏下來,你可向他們說:「這事來得那麼突然,的確很難一時間接受,或者先冷靜一下,我過一會兒才回來。」然後你可暫時離開。

心理壓力處理講座 ─
當差減壓一族

日期:九月十四日

時間:上午八時四十五分至下午十二時三十分 ﹝請於十五分鐘前到達﹞

地點:警察體育遊樂會綠茵吧

報名:請致電(2866-6207)心理服務課報名。

名額有限,每次三十名,先到先得。

求助及查詢:警察心理服務課 — 總部、港島及水警:2866-6206(銅鑼灣禮頓道111號5樓)或九龍及新界:2735-3739(上海街80號華海廣場22樓)。電郵地址:psg@police.gov.hk


<<返回健康生活>>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