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員難忘小鯨魚 |
|||
|
|||
「雖然小鯨魚最終不能活下去,但牠會長存在我們的記憶中!」
上月在西貢協助拯救一條擱淺的偽虎鯨的警員戚偉豪和陳秉良在獲悉小鯨魚死訊時,感慨地說出以上的說話。 初步資料顯示,小鯨魚可能因肺部感染致死。 當日兩名隸屬西貢分區巡邏小隊第一隊的人員奉召處理一宗「動物發現」個案,有人報稱一條身長約兩米的偽虎鯨在大浪西灣擱淺。 戚偉豪說:「由於沒有陸上交通工具可抵達現場,而當日的惡劣天氣亦令水警船隻難以接近該沙灘,因此我們需徒步趕赴現場。」 |
|
||
戚偉豪續說:「根據我們的常識,鯨魚長時間離開水便會死亡,因此我們將其身體移至較深水的位置。」 陳秉良指拯救行動是對他們毅力的一大考驗。「當你超過半個身體沉在水中,並要進行緊急拯救工作,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當大浪將小鯨魚推向沙灘時,我們便要將牠移回較深水的地方,這是一個十分消耗體力的過程。」 其後有四名海洋動物研究員到場協助,各人合力令鯨魚的身體保持在適當的水深,最終小鯨魚自行游回大海中。 惡劣的天氣令工作倍添困難,但兩名前線人員並無放棄拯救小鯨魚的念頭。 陳秉良續說:「當時惡劣的天氣、加上身體的疲乏,以及飢寒交迫的感覺都令我們的工作倍添困難。」 「但我們從沒有想過放棄,因為拯救生命,無論是人類或是其他動物,皆是我們警務人員的職責。」 戚偉豪補充:「抱著鯨魚跟抱著其他魚類的感覺大有分別。我們抱著鯨魚時,可清楚感受牠的心跳及體溫,這種感覺更加激勵我們不要放棄。」 「雖然我們明白不是每個拯救行動都有圓滿的結局,惟小鯨魚的死訊依然令我們感到十分難過。」 陳秉良亦指出:「這次事件顯示了一個無奈的現實:人類或動物在與大自然搏鬥的過程中,有時亦會感到無助。但這不表示我們就此罷休,什麼也不做。反之,我們更應該在每次拯救行動中竭盡所能。假如我們不去嘗試,又怎會有成功的機會哩!」
|
|||
《警聲》編輯部 | |
編輯: | 刁瑞培 (2866-6171) |
記者: | 顏妙玲 (2866-6172) 劉大衛 (2866-6173) |
攝影: | 何志庭/孫國良 (2866-6174) |
《警聲》傳真機號碼: | 2866-4161 |
地址: | 香港灣仔告士打道三十九號夏𢡱大廈四字樓 四○一至四○七室警察公共關係科 |
警隊網頁網址: | http://www.info.gov.hk/police |
電子郵件地址: | sio-off-beat-pprb@police.gov.hk |
下期截稿日期: | 九月十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