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t something to say? Write to OFFBEAT to voice your views. Address letters or faxes to the OFFBEAT Editor. Or
email us at sio-off-beat-pprb@police.gov.hk.
We will not publish letters sent anonymously or under false names. We will withhold names on request. Please include your daytime telephone number. 請將信函寄交或傳真予《警聲》編輯,或用電子郵件傳至sio-off-beat-pprb@police.gov.hk。匿名或假名信恕不刊登,本刊可應要求不登出姓名。來信請附日間聯絡電話。 |
||
|
||
各位同事,大家好!自去年四月退休,現已移居美國,至今仍留戀退休前在新界北交通部及主持《警訊》「交通寶」小環節的工作,各位還記得我嗎?
現時我在美國德薩斯州的美好環境下享受退休生活,每天都可以游水、做運動,以及與家人相聚。平日的工作主要是照顧女兒上學,偶而往其他城市旅遊,實在十分寫意。
今天雖然已放下警務工作,但不時仍回想過往工作的體驗。選擇了警察這份職業,實在是我生命 事實上,警隊給我一個服務社群的機會,既可幫助別人,也可領取穩定的收入,使我得到一個穩定生活的回報,藉此對警隊致以衷心謝意。為此,希望同事們都能珍惜這份職業,履行警隊職務,同時也注重健康生活,將來一定得到好的回報。此外,政府對警務人員的福祉,千萬不能有所疏忽,忽視警隊對社會貢獻。 看到在我生活的社區,警務人員每天上班都身穿避彈衣,當值時均小心翼翼,以確保社會安寧。在保護別人多年之後的今天受到他們的照顧,實在使我感到警務人員對維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因此,本地市民對警務人員及消防員都十分尊重。香港的同事們,我相信只要你們努力工作,再加上政府對市民的教育和宣傳,獲取市民尊重是必然的事。 近日從新聞報道得悉香港的經濟環境不理想,我在彼邦也同樣感受到經濟不景的衝擊。但是,本地人的樂觀性格,促使他們勇於面對困境,如這只不過是「九一一事件」的影響或高科技使工作崗位減少所致吧。 科技發展迅速無疑帶給人類不少方便,但也製造很多困境,實在是十分矛盾。正如我在《警訊》「交通寶」的其中一輯節目中指出,人類發明車輛,確實帶給我們方便和樂趣。但若然駕車不當,就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確實值得我們深思。因此,我認為警務人員在經濟不景的環境下,更應緊守崗位,服務市民。 過往的長輩曾表示,香港是一塊福地,有天時及地利的優勢,只要人和配合,便可將逆境扭轉。身處彼邦的我,更能體會到「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的哲理。我相信,在遇到困境的時候,只要冷靜、客觀及積極面對,困難一定可以克服。 每次我收到《警聲》的時候,都能感受到警隊送給我這份深厚的友情。謹祝《警聲》出版三十周年成功,再創新猷。順祝各同事及員佐級協會各同僚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退休警署警長趙國坤
|
||
<<返回讀者來函>>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