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教育系列
成功父母篇之十一
培育子女掌握健全的行為

1張相片

經多個月來深入淺出的闡釋,全人發展中心顧問團主席黃重光教授悉心發展的一個「ICAN」模式已漸見成形。讀者如有跟進這個「成功父母篇」的專欄,就可以發現這個模式的脈胳。黃教授首先解釋要做成功的父母,首先要做成功的人。這和我們一貫提倡的要「齊家」先「修身」的道理不謀而合。繼而黃教授採用了「自我價值」、「情緒」、「觀察」和「行為」的概念來分別套用在「成功的人」和「成功的父母」的解說上。今期讓我們聽聽黃教授分析如何培育子女掌握健全的「行為」。

父母的一個最強和普遍心願是想他們的子女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事與願違,子女的行為問題卻實在是非常普遍。我們可以把孩子的行為問題簡單分為「不良行為」及「缺乏良好行為」兩大類。第一類一般明顯易見,由沉迷電視和電腦遊戲,與不良朋友結伴、不依從父母、反叛,甚至更嚴重的問題,例如濫用藥物及其他違規違法行為等。第二類的行為問題比較「隱性」,因為它們給第一類行為覆蓋。

處理子女的行為問題,父母必須緊記一個要訣:「不良行為」只是個「影子」,真正的「實體」是「缺乏良好行為」。這並不是說我們不需要處理不良行為。成功的策略是把「影子」和「實體」一併處理。讓我們以子女沉迷電腦遊戲為例,只著重處理「影子」的父母,通常會採用簡單的方法,例如嚴格規定子女使用電腦的時間、直截了當取去電腦遊戲,或甚至一聲不響把電腦強行移走。這些策略看來好像解決了問題,但它們的效果往往也只好像「影子」一般,因為這些孩子常會轉向其他不良習慣!他們的真正問題是缺乏良好習慣。父母要幫助子女建立良好習慣,例如運動、社交,或是其他健康的閒暇活動。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也同時幫助子女取諦了不良習慣。

讓我們更深入的思想:不少子女對父母不尊重或反叛。這些行為也只不過是「影子」。真正的問題通常是因為父母疏忽對子女作適當的關懷或是父母本人不值得尊重。換言之,要幫助這些子女,父母必須把注意同時集中在子女及自己身上。

我們也要同時緊記行為背後的三大力量。首先,良好的「自我價值」是行為的守護天使。有良好「自我價值」的孩子很少會沉溺在不良的行為習慣,因為他們的「自我價值」不容許他們這樣做,就仿如心裡有一個聲音不斷的提醒他們:「我是一個好孩子,好孩子是不會做這些壞東西的。」第二,正面「情緒」是良好行為的推動力,這也是為甚麼開心的孩子一般也是充滿活力和好學的。第三,對家庭、學校及社會等人生各方面作正面「觀察」的孩子,一般也是積極的。他們享受友誼、課外活動及有益的嗜好及娛樂。

我想讀者可能會記得:「自我價值」、「觀察」、「情緒」與「行為」四大力量不斷互動,便組成了「人格功能」。

換言之,我們要協助子女培育出良好的行為習慣及預防不良的行為習慣。父母不要只集中在行為,而應該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整個孩子」身上,也即是幫助孩子培育出良好的「人格功能」。



<<返回特寫>>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