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教育系列
廿一世紀青少年篇之(三)
「培養青少年子女的理財態度」

0張相片

約四星期後,就是迎接二○○四年來臨的時候,我們全體公務員將會配合特區政府的節約計劃而接受減薪百分之三。這樣一來,我們除了要為自己的開支作出相應的調節外,有沒有想過藉此培養子女一套正確的理財觀念?所謂由儉入豐易,由豐入儉難,我們怎樣向子女解釋他們的零用錢將會被減少?而一起出外旅遊的次數亦要減少?購買昂貴的波鞋及更換手提電話將不會被考慮?再者,因為在二○○五年我們將再被削薪百分之三,所以家庭緊縮開支的狀況將會延續或加劇,我們作為父母的是不是要以負責任的態度向子女解釋及從小開始向他們灌輸正確的理財意識?以裝備他們長大後怎樣更好的去保護自己的財產,來適應在薪金可加可減的情況下都可以正常愉快地生活。這會是他們將來要面對的世界,我們要認真地告訴他們,及早培養他們正確理財的習慣。西九龍警察福利辦事處有見及此,將會在二○○四年二月八日與西九龍總區合辦一個以此為題材的家庭生活教育活動。我們在此先作預告,有興趣的西九龍總區同事可先致電2150-7981查詢。我們今期則嘗試引用一篇簡單輕鬆的文章,作者是資深的社會工作者香港青少服務處家庭生活教育服務的李淑輝姑娘,她對教育子女「花錢」有一套見解。

好大的一毛錢

「媽咪,請由我付款!」一個五歲的孩子跟媽媽吃完早餐後,向她提出這樣的要求。媽媽給孩子一張二十元的鈔票,因個子小,他只好拈起腳尖,高舉小手,把鈔票拋上櫃位便滿心歡喜地一溜煙的跑掉,媽媽笑著搖頭替他取回贖錢。幼兒爭著付鈔,鬧著玩之餘。對於金錢的意義,可能不明所以。

孩子金錢的來源,主要是來自父母定時的零用錢、新春期間及生日時的紅封包。縱然孩子應該在甚麼年齡才擁有自己的金錢是沒有一個定界,當父母覺得孩子開始有自制能力,和漸漸明白金錢的賺(攫取)、花(運用)、省(儲蓄)和管(處理)的時候,父母就可以考慮給孩子一個豬仔錢罌,讓他做自己的小掌櫃。

花錢可以帶來一陣子的興奮,但金錢也可以作為培養孩子良好品德,具體又實用的好教材:

(1)身體力行

金錢並非純用來保存,而是有意義和切實需要地使用。所謂應花則花,純為儲錢而儲錢,將來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守財奴。

(2)量力而為

有多少,用多少,不充「大頭鬼」,使費不超越自己所擁有的。

(3)守信用

當承諾過要儲蓄,就要延遲滿足自己的慾望,不會立時花個清光。同樣,答應過要送上人家小禮物,也不要勒著口袋不捨得。

(4)負責任

不向人借錢,絕不先花未來錢。不會使金錢成為包袱,更不會使它變為人家的負擔。為自己所擁有的負全責,花費絕不會超越手中所有的。

(5)珍惜

靠自己努力而來的積蓄,花費時會多了一層思考,擁有物件時更會珍而重之。

總結

在孩子甚至在青少年的眼中,一毛錢可能只是玩意。其實,從一毛錢開始是可以有很深遠的意義。從小向他們灌輸正確的理財態度對他們將來是有莫大的裨益。

- 由福利服務課供稿 -




<<返回特寫>>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