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教育系列
二十一世紀青少年篇之八
年青人的自我形象

0 張相片

有沒有發覺家中的十四、五歲的子女經常躲在廁所中大半天也不出來。起初還擔心子女患上了肚屙或身體有甚麼不適,後來才知道子女只是在廁所照鏡、整理五官、擠揉暗瘡、及梳弄頭髮(最新的名詞是用「泥」來「臘」頭髮)等。其實這個年紀的人最關心的是「自我形象」,擔心自已的外表會影響別人怎樣看自已,關門照鏡只是他們重視自已的外表形象。全人發展中心顧問團主席黃重光醫生說那面鏡子是他們的一面「心靈的鏡子」,其中還引伸出與父母關係的很多道理。以下是黃醫生的原文。

當我們望著鏡子,見到的是自己的樣子,當我們望著「心靈的鏡子」,看見的是自我形象。自我形象是我們對自己的印象,有良好自我形象的人喜歡和尊重自己,因此自我形象是一個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標,因為它反映我們接納自己有多少。

自我形象是我們的「堡壘」,因為它決定我們的行為和人生價值,自我形象良好的人所做的事情和持守的價值,比自我形象低或差的人會很不相同。自我形象好的人有良好的韌力,他們抗拒罪惡,也會克服困難,並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標。

自我形象低的人多是脆弱,他們抵受不了誘惑和失敗,也缺乏自信和勇氣去追求更有挑戰的人生目標。自我形象差的人,當然也常會做出不好的事情。

年青人的自我形象反映了他們父母的培育。與生俱來,子女只有各種遺傳特質,卻沒有自我形象或價值。通過人生體會,特別是父母的影響,他們便塑造了自己的自我形象。體驗了父母的愛和珍惜,加上父母的良好榜樣,子女便會自然和有效地「潛移默化」了父母在自己的心中,仿如父母活在他們的心裡。當心境健康的年青人望著他們的心靈鏡子,他們見到自己所尊重和愛的父母,也見到自己所尊重和愛的自己。在他們的心靈裡,自己與父母是和諧的。

相反地,如果他們望著心靈的鏡子,卻見不到父母或只見到他們不尊重也不愛的父母,他們便會尋找其他人,多數是一些公眾人物或他們的朋友,也因此受這些人的影響。久而久之,這些人便成為了他們心中很強的模仿對象。當父母發現年青子女對一些有問題的人著了迷,他們多數會很苦惱和擔心,他們或是覺得無力改變子女或會嘗試干預。他們要問一個重要的「診斷問題」:「在我的子女心中,他們怎樣看我?」如果子女尊重和愛父母及這些其他人,問題一般不會是嚴重的。相反,如果子女不尊重也不愛父母,問題一般是嚴重和根深蒂固。父母應該怎樣做?與這些人進行「拔河競賽」是無效和有害的。第一個策略應該是強化自己在子女心中的位置,父母要捫心自問:「為甚麼我失去子女對我的尊重?」第二個策略是強化親子關係,父母要問為甚麼子女與我關係變得這樣差或疏離?

子女的自我形象不只是「形象」那麼簡單,子女的形象是一個決定子女一生的重要因素!

(由人事服務及職員關係科福利服務課供稿)


<<返回特寫>>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