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教育系列
二十一世紀青少年篇之九
青少年與大眾傳媒

0 張相片

現今社會是資訊發達的年代。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鄭之灝博士告訢我們要從小開始注意及培養下一代怎樣去選擇、閱讀及分析從四方八面風湧至(報紙、互聯網、電視新聞等)的資訊及新聞。我們作為父母的,青少年時未曾有過這樣(面對資訊爆炸)的經歷,所以每天最好能留少許時間和子女閱讀和理解(可以是輕鬆式的閒談)當天的新聞或資訊,這亦是一個很好的親子過程。以下是鄭博士的文章。

上次我們談到校園欺凌事件,相信大家記憶猶新。面對這個課題,不少人士曾經指出,校園欺凌之所以成為熱門話題,愈來愈多學生被揭發曾經參與打架欺凌,某程度上是拜報章、電視和互聯網廣為報導所賜!對於這個說法,您贊成與否?另一方面,過去個多月來,家庭暴力取代了校園欺凌,成為城中最為人關注及要求積極處理的課題。天水圍家庭滅門慘劇的發生,教人看到心驚,心痛不已,很多人迄今仍然不能接受。這個慘痛的家庭暴力事件的背後,卻有一個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就是曾幾何時,警務人員牽涉在內,被批評為被動,不夠敏感,不及早處理,甚至有被認為隱瞞真相,導至慘劇不能避免…。我們不禁問:處理問題家庭,不應該是社會工作者、家庭治療師的工作範疇嗎?為甚麼警務人員會首當其衝,備受責難?是否接受了受助者報案,慘劇就不會發生?當然警方在此亦需要對現行報案程序作出檢討及加強前線人員對潛在家庭暴力的觸覺。但從另一角度看,我們不能否認天水圍家庭慘劇來龍去脈的報道,大眾傳媒的確扮演了一個重要且深具影響的角色。從事件被披露,對個案家庭的背景、人物關係、所處困難的描述,及至對天水圍地區家庭問題的嚴重性、家庭服務不足的分析。電台、電視、報章舖天蓋地的作出了深入報道,引起了社會各方面極大的迴響。在這裡,有人更指出天水圍家庭暴力事件的論述,傳媒對警方角色的批評有過嚴之處,產生了所謂目標轉移之現象…。筆者在此無意為警方辯護,亦絕無批判大眾傳媒對錯的意圖,我只是想借學校暴力和天水圍家庭事件,帶出二十一世紀大眾傳媒的強勢力量。今時今日,大眾傳媒對香港青少年的影響似乎蓋過了學校和家庭的影響力。勢之所趨,我們不能不重新檢視青少年與大眾傳媒的關係。

讀者們可否記得,在介紹香港青少年次文化的文章中,筆者指出量度一個社會或國家青少年次文化興旺與否,其中一個主要的指標,就是問問這個社會或國家的資訊是否發達,大眾傳媒系統是否成熟,能否帶動經濟蓬勃,令青少年為特定的消費群。誠然,香港青少年次文化能夠蔚成風氣,實在與大眾媒體發展迅速,蓬勃興旺有關。我們不難窺探到大眾傳媒,對青少年的思想、行為所帶來的影響,無論是正面的、負面的,都可謂深遠之極。

青少年成長

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都喜歡把青少年成長發展的歷程,分成三個層次來討論。第一個層次是生理的發展,泛指青少年體質的轉變和成長,生理的成熟,間接亦促成了性格的形成;這方面,家庭和學校自然是促成青少年生理發展的主要社教化系統。第二個層次是社會心理的發展,重點在指出青少年需要透過與五個主要社教化系統,即家庭、學校、友儕、社區和工作的互動接觸,攫取和完成成長任務,使年青人能夠順利過渡到成人,參與社會各項事務。第三個層次是文化和意識形態層面,即表示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他/她們的價值觀念的塑造,是受到大社會的文化,尤其大眾傳媒的影響。換言之,青少年某些價值觀念的形成,表現於行為上,是反映了大社會主要的價值取向。香港年青一代往往被形容為無根的一代,思想狹窄、短視、功利、現實、自我中心等。倘若這些批評是正確的話,則我們的社會其實就是這樣,因為青年人所思、所想、所慾,大部份是由社會、家庭、學校以至傳媒所孕育、影響,以至建構出來。時至今天,很多論者都認為隨著社會急劇轉變和傳統社教化體系的解體,新資訊體系的出現,上面這個以系統理論為本的對青少年成長的理論分析,站不住腳;然而,有一點大家得要承認的,就是大眾傳媒今時今日,已經成為一股影響青少年各方面長成與發展最為重要的體系。在過去五年來,很多民間組織和非政府的機構,進行不少有關青少年日常生活與大眾媒體關係的研究。以下羅列了幾個結論,值得身為家長、老師和關注青少年福祉的人士特別留意,包括:(一)香港青少年每天在互聯網上所花的時間愈來愈多,但是各方面對互聯網資訊的檢視,仍有不足地方;(二)一般青少年所喜歡閱讀報章的內容,大部分是娛樂新聞;所喜歡收聽的電台節目,亦多是藝人動態的報道;(三)大部分青少年都是單向的接收傳媒資訊,鮮有分析,更遑論批判和篩選;(四)家長很少和子女一起討論和分析大眾傳媒所傳遞的資訊的內容,及(五)大眾傳媒較少有系統的論述其在青少年思想、行為發展的過程上,在資訊自由和開放的原則下,應否有某些特定的功能、責任和角色。

新聞自由調查

執筆之時,港大民意網站剛公布在五月十日至十三日訪問了千多名市民,結果發現市民對新聞自由的滿意率,較二月的調查跌了八個百分點,但對於大眾傳媒有誤用/濫用新聞自由和傳媒報道需要負責任的看法,較二月調查的結果有所上升。青少年處於人生成長敏感階段,對周遭事物和現象等都感到新鮮、刺激、好奇,蠢蠢欲試,對是非黑白的分野往往亦含糊不清。於是,大眾媒體如何在市場位置、利潤、新聞自由、專業操守和對青少年成長和發展的道德責任取得平衡,成為一項需要正視及深入討論的課題。

日本著名醫師赤枝雄在他一個備受推崇和極之暢銷的最新著作:少年性崩壞:低齡化性行為的危機中,有這一段說話:「學生時代,老師告誡我們『請將教科書上的一切當成假的』,意思是不可以盡信書本,只要心生懷疑,就應該進一步求證。同樣的精神也用於媒體身上,對於電視、報紙及雜誌提供的資訊,一要抱存疑的態度…。可是現代的年輕人都習慣全盤接收,說不定連大人也是這樣;看來,日本一億人口的心靈都被媒體操弄於股掌之間了。為什麼變成這樣呢?無可否認,部分原因歸咎於日本教育修養成青少年的思考模式。簡單來說,我們沒有把孩子的『媒體解讀能力』培養得好。」看罷這段文字,你有甚麼反應?

(由人事服務及職員關係科福利服務課供稿)


<<返回特寫>>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