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教育系列
二十一世紀青少年篇之十三
待學、待業青少年(上篇)

0張相片

香港經濟近日開始復甦,失業率亦漸趨下降。儘管如此,香港整體的失業率仍然偏高,有某些行業的工資仍然偏低,工時亦過長。當逾萬的應屆中學及大學畢業生加入求職行列,職位空缺往往未能抵銷就業人口的增幅,尤其教人擔憂的是十五至二十四歲青少年的失業率仍然高企,待學待業的青少年,均有增無減。有簡單的街頭訪問發現,當「雙待青少年」在未能繼續升學又找不到工作時,一旦有朋友提議從事非法行為,如販賣盜版光碟,走私香煙,或從事色情場所工作,他們會考慮甚至答應要求。作為他們的父母,真不知如何是好。因此我們請到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系主任鄭之灝博士來分析及教導父母如何面對這個問題。

由於這個課題涵蓋面較大,我們打算分兩期在這個專欄和各位探討。這期會先作一個簡單的分析,並在下一期給予雙待青少年父母一點忠告。以下是鄭博士的文章。

二○○一年,筆者(鄭博士)為勞工處完成一項有關「香港青年就業前景和入職境況」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香港正處於急劇的經濟轉型過程中,勞動人口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同時亦發現職位需求與求職青年學歷和經驗不配合的現象。今天從學校走向就業市場的青年,是八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一代;學校、家庭以至社會都沒有為他們投身工作世界而作深入準備。過去香港在工商業和服務行業興盛的時期,每年均吸納不少離校青年加入勞動市場成為生力軍,為這群青年提供了就業和發展機會。今天市民消費意欲仍然不高,加上工、商業北移,就連可以吸納青年入行由低做起的服務行業亦不再擴張;於是,待業青年人數就有增無減。

青年失業成因錯綜複雜,無一靈丹妙藥可以徹底解決;其他國家及地區,目前的青少年失業率均偏高,正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除了以上分析,我認為構成今天香港青少年失業率偏高的另一個主因,是我們的教育制度。眾所周知,香港的教育制度奉行以成績為本的篩選升學模式。中三升中四的縮班,中五會考的失敗者,中七因成績欠佳,未能進入大學門框的一群,每年就有數萬名青少年成為精英教育下的失敗者,成為待學待業青少年。昔日勞動市場可以吸納這批青少年,但今天在經濟不景及經濟轉型下,沒有工作經驗,欠缺就業動機和求職技巧的青少年,試問如何在此高度競爭,以專業和技術為本的就業環境裡,成功取得職位?於是,周而復始的,每年就有數萬競爭力極低的青少年,陷於失業的漩渦中……你或許會問,我們不是有很多就業輔導,就業培訓的計劃和課程,例如「毅進計劃」,「展翅計劃」,「青見計劃」等去協助他們?這些計劃對待業待學青少年的影響和成效如何,留待下期再談。

(由人事服務及職員關係科福利服務課供稿)


<<返回特寫>>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