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教育系列
和諧家庭篇之(八)
「妥善化解衝突,締造家庭融和」

0 張相片


一連三期,我們刊登了幸福家庭嘉年華徵文比賽不同組別的冠軍作品。這些作品洋溢著父/母慈、子/女孝融和的家庭氣氛。但在現實生活中,往往又有很多家人與家人之間的小磨擦及不同形式的衝突。我們要知道如何妥善化解這些衝突,不要讓它破壞我們和諧的家庭。這次我們挑選了香港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首席講師張兆球博士的文章。這是張博士在出席一次由港島總區與總部及港島總區福利辦事處合辦的家庭生活教育日營上的講稿。

「我的子女很不聽話,我說東,他總愛說西。」「我和太太時常有爭執,無論在金錢運用或和上一代的相處,我們都常常持有不同的意見。」這些情況或許大家已司空見慣。家人間因需要不同,意見有異,如果處理不當,少許分歧便會演化成衝突。究竟家人間的衝突是否難免的?所謂融洽的家庭生活,是否只是個夢想?

每個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就算是一家人,都會有各自的意見,故此間中發生衝突,確是在所難免。有學者指出,衝突可以是具建設性的,因為大家將心中的不滿舒發出來,反而可以促進家人間之了解,因而作出協調。可是衝突過多或處理不當,則會傷害家人間的感情,亦為家人帶來痛苦。

要妥善處理衝突,大家須留意三方面的問題。第一項是溝通。在遇到衝突時,家人或會說些揶揄的話,如「至叻是你了」、「只有你對,其他人都錯」,又或採用恐嚇之言詞如「你信不信我打你」等,這些都會令聽的一方受傷害。另外,一些隱晦或隱瞞的話,如「我說了你都不會明白」或是「我費事跟你講」,只會阻礙溝通,製造彼此誤解。

第二項要留意的是態度。如果我們抱有唯我獨尊的態度或「只有我才是對的」或「我不屑跟你理論」的想法,就難以在衝突上達成妥協或共識。這點作為父母的須加倍留意,因為父母往往認為子女不懂事,要他們處處依從。一些個性強的子女,會因此刻意和父母作對。

第三項要注意情緒控制。發生衝突時,當事人免不了有情緒,但如果全無克制,就可能會隨口說些日後會後悔的話,又或訴諸暴力解決問題,這樣後果會是相當嚴重。

家人需要學習適當的溝通技巧,採取尊重對方的態度,對事不對人,以及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才能妥當地處理衝突。這些要點,對培養和睦的家庭氣氛亦甚有幫助。

甚麼是有效的溝通技巧呢?簡單來說,是指聆聽和表達的技巧。比方說,子女沉迷上網,父母須向他們說明自己擔心的是甚麼,而不是只提出「你只掛著上網而荒廢學業」的控訴。如果子女解釋他自有打算,父母也不應說「你總是得把口說」,而應聽聽他們闡述他們的溫習計劃。要有適當的聆聽和表達,雙方才可以達致了解,邁向雙贏的解決方案。

另外,所謂尊重對方,就是不要將自己的意見強加在對方身上。就算對方只是個小孩子,他們也會有自己的想法。父母應和他們講道理,給予他們選擇。例如孩子嚷著要到某一快餐店進食,父母不要一句「不好」就拒絕他,應和他解釋不去的原因,也可另給孩子三個選擇,讓他們感到自己也有選擇的權利。

至於情緒控制,就是要令自己盡量冷靜下來。當發現自己瀕臨情緒失控時,應作深呼吸,心中倒數「十、九、八…二、一」,令自己重拾控制。如有需要,可以稍為行開一下,喝杯冷水,然後再回來和對方商談。這可避免因情緒失控說錯話,甚或出錯手。

處理衝突是需要學習的。你願意和你的家人一起學習,攜手創造和睦的家庭氣氛嗎?

(由人事服務及職員關係科福利服務課供稿)


<<返回特寫>>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