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服務警隊三十五載 | ||||
|
||||
副處長(管理)馮兆元服務警隊三十五載,工作表現出色。明年一月七日,他將會開始退休前休假。
馮兆元在十一月二十二日接受《警聲》訪問時表示,假如他有機會重新選擇,仍會選擇從事警務工作。他解釋:「因為警務工作多采多姿、饒有意義,既富趣味,亦充滿挑戰。警務工作令我有機會及空間發揮自己的潛質,也令人員有機會藉著參加海外訓練及會議擴闊自己的視野及國際網絡等。」
|
副處長(管理)馮兆元說:「警務工作令我有機會及空間發揮自己的潛質。」 |
|||
對於馮兆元來說,工作及家庭同樣重要,但一如大多數人一樣,他盡力在兩者中取得平衡。 他表示,在一個機構工作了三十五年,對任何人也是一段漫長的日子,但對他來說,警務工作十分有意義,他做過的每一項工作都性質不同,因而面對的挑戰也不一樣,令他受益不淺。 他說:「警隊是一支龐大隊伍,職位又多,每到一個新崗位,都要學習一種新工作,所以你不會覺得自己一輩子做著同一份工作,反而每個崗位都會為你帶來新挑戰及新鮮感,並且擴闊你的視野。」
改變分水嶺 馮兆元服務警隊多年,目睹警隊內部多年來的改變,並且在當中發揮了作用。在眾多改變中,他認為一九九五年推出優質服務這項措施是這些改變的分水嶺。他說:「警隊一直向前邁進。實施優質服務概念,把警隊從一個半軍事化機構轉化為一個致力為社會提供最佳服務的機構。警隊既是執法者,也是服務提供者。這是一個重大改變,對警隊文化及人員的習慣影響深遠。」 「我們很早以前便開始推行優質服務,並且朝著這方向走了超過十年。如果我們仍舊停留在一個執法機構的層面,便不會有今天的成績,也不會贏得市民的認同及支持。」 「為了提供最佳服務,我們自己也作出了改變。我們提高了人員的專門知識及能力。特別的地方是,這些改變不是受外來壓力或危機所迫而進行,而是源自警隊內部,正正是因為管理層高瞻遠矚,明白到有需要跟隨社會的轉變而齊步並進。」 馮兆元在詳述優質服務概念對警隊文化帶來的改變時,舉了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向人員提倡健康的生活模式。不過,他澄清此舉並不反映人員的健康狀況,而是管理層希望鼓勵人員在公餘時間參與健康活動,以便紓緩工作量不斷增加所帶來的壓力。 他說:「除了提倡健康的生活模式外,我們還提倡人員要有良好品行及操守。這些『軟件』上的改變較『硬件』上的改變更顯得重要。『硬件』改變容易,只要有錢你可以更換全部警車,但卻不可能撤換所有人員。人員做事方式及文化的正面改變,促使我們取得今天的佳績。」
警隊的挑戰 馮兆元指出,處長最近公布的策略方針說明文件已確定警隊面對的挑戰。他說:「未來三年的策略行動計劃,會推出措施實踐我們的策略目標。」 馮兆元也認為警隊有需要盡量利用現有資源,並與其他政府部門及私營機構爭奪人才,這些都是警隊面對的額外挑戰。 馮兆元解釋說:「近年來,我們的工作量及職責日益繁重,但人手似乎不可能在短期內顯著增加。隨著市民對警隊的期望不斷提高,警隊面對的重大挑戰,是要盡量利用現有資源繼續為市民提供優質服務。實際上,『支援前線組別』的策略方針便是為盡量利用現有資源而制定的其中一項措施。」 「警隊另一項重大挑戰是招聘新人填補警隊逐漸步入『老化』階段所產生的空缺。警隊需要繼續羅致最佳的人才,但這方面並不容易,因為社會上有很多其他工作。在香港現今的經濟環境,警隊須與其他政府部門及私營機構爭奪人才。」
饒具意義的職位 馮兆元曾在不同崗位工作,包括擔任刑事職務工作近十八年。雖然他不願意把職位的重要程度及貢獻作比較,但仍選了最後擔任的副處長(管理)職位談論。對他來說,這個職位代表他事業的頂峰。他明白其重要程度及職責,並竭力把工作做到最好。 他表示:「擔任副處長(管理)一職,處理的事宜較為複雜及廣泛。我知道自己作出的每一個決定對警隊及個別人員都有影響,所以過去五年我時常把這一點緊記於心,戰戰競競地工作,希望可以為警隊及人員謀福利。」 馮兆元仍未為自己的退休生活訂下一個長遠的計劃,但他可以肯定自己不會有「第二個事業」。不過,為了使退休生活更具意義,他或會考慮擔任義工。 馮兆元在結束訪問時給警隊人員以下忠告:「警務工作既富趣味,也充滿挑戰性,而且令人獲益良多。大家應不斷自我增值,為社會服務!」
令人懷念 許多曾與馮兆元共事及認識他的警隊人員表示十分懷念及敬重他。六名退休人員,包括李君堯、歐陽儒、陳坤明、游國雄、李榮湛和車展滔,以及現職警署警長鍾發揚向《警聲》透露他們眼中的馮兆元是一位怎樣的年青隊長及罪惡䞦星。他們全體曾於八○年代在警察總部前特別罪案調查科,及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與馮兆元共事。他們異口同聲稱讚馮兆元有才能、盡忠職守、對下屬關懷及性格開朗。 作為督導人員,馮兆元處事公正、為人設想,並且非常關注人員在行動時的安全。每次行動後,他與下屬召開事後檢討會議,細心聆聽他們的意見及建議。為促進團隊精神及協作,他常鼓勵人員跟他討論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並盡量接納他們的意見及建議。在管理及行政事宜方面,他的書寫能力也同樣出色。 作為行動指揮官,馮兆元處處表現出策劃及執行的才能,他沉著冷靜及善於分析。展開行動前,他恰當地訓示下屬,如人員提出問題,他會不厭其煩地解答。
死裡逃生 談到馮兆元擔任年青隊長時的表現,退休人員舉了一場槍戰為例子。槍戰中,馮兆元險些送命,幸好子彈只是擦傷他的臉。 有份參與該次行動的車展滔表示︰「馮兆元在行動中往往身先士卒。」 馮兆元在一九八二年是一名年青的總督察,掌管特別罪案調查科轄下三支調查隊。當時他接手調查有關三名男子在何文田用偷來的車輛撞向一名巡警並搶走警槍和棄車現場的案件。警方事後根據留在車內的證據於尖沙咀一個住宅單位拘捕一名疑犯。 進一步調查顯示兩名在逃疑犯可能匿藏在北角一個住宅單位,其中一人更是具備製造子彈技術的前解放軍軍人。情報亦顯示該名前軍人為一名悍匪。 馮兆元親自指揮拘捕行動,除他外,隊員還包括一名警長及三名警員。 人員抵達北角的單位後,馮兆元命令藏身單位內的疑犯棄械投降,但疑犯向警方開槍,雙方遂展開槍戰,其後他擊中前軍人的手部,疑犯最終投降。 現場調查顯示當時該名前軍人在駁火中曾使用盜取來的警槍。 車展滔表示︰「馮兆元當時在單位門外把守,以防疑犯衝出單位,在駁火時一顆子彈在他臉上擦過,情況非常驚險,幸而臉部只是擦傷流血。在事件中,馮兆元還火五槍。」 馮兆元因成功執行行動而獲當時的港督嘉獎,讚揚他在行動中的領導才能及傑出表現。
對提高效率節約資源計劃的貢獻 陳坤明也指出,馮兆元在出任副處長(管理)期間,在達到政府為警隊定下的提高效率節約資源計劃目標方面,貢獻良多。他表示︰「全賴馮兆元的努力,警隊能節省大量開支,但同時並沒有影響為公眾提供的前線警政服務,而且對警隊整體亦沒有造成不良影響。」 六名退休同僚深深敬重馮兆元,所以他們退休後一直與他保持聯絡,不時聚首一堂。 負責統籌聚會的李君堯表示︰「馮兆元快將榮休,相信日後我們可以安排更多聚會。」
對員佐級人員的關愛 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警署警長鍾錦華亦向《警聲》表示,他雖從未與馮兆元共事,不過,由於過去五年馮兆元一直主持該協會的非正式季度會議,令他與一眾協會代表對他十分敬重。 他說︰「馮兆元在就任副處長職位後開始擔任非正式會議的主席。在會外,我也透過警隊與員佐級協會的其他活動接觸他。他機智過人、思想敏捷和反應迅速,而且對警隊大小事務瞭如指掌,令我印象深刻。」 他續說︰「在季度會議上,員佐級協會代表可與馮兆元真誠及直接對話。他經常向警隊管理層轉達員佐級協會的意見及期望,並盡力解決員佐級人員的問題。」 鍾錦華表示,馮兆元時刻關心員佐級人員的福利。他說︰「如果你有問題,馮兆元定會竭力幫忙。若幫不上,他會馬上告訴你,絕不會拖泥帶水。馮兆元總會採取兼顧法規、情理的方式處理員佐級人員的事務。」
檢閱警察機動部隊結業會操 早前在十一月二十三日,馮兆元在警察機動部隊F大隊的結業會操檢閱學員。他在會操上提醒人員,未來尚要迎接不少挑戰,特別是二○○八年奧運及殘疾人奧運馬術比賽。 他亦呼籲人員向香港市民及全世界展示專業精神。他表示︰「在進行賽事期間,你們身負重任。我確信你們會有專業及傑出的表現。」 馮兆元續說,除了奧運賽事,近來亦有各類不同的公眾活動舉行,這些活動已是香港生活的一部分。在這些活動中執行警務工作需要具備高度技巧,以確保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同時亦盡量減低對參與市民所造成的不便。 他補充,人員需經常出動處理一些緊急或突發事件,從他們精神抖擻及充滿信心的表現,他深信人員定有能力應付各類不同的任務和挑戰。
|
||||
《警聲》編輯部 | |
編輯: | 刁瑞培 (2860-6171) |
記者: | 方向明(2860-6172) 歐陽渝(2860-6173) |
攝影: | 孫國良 (2860-6174) 朱家德 (2860-6175) |
《警聲》傳真機號碼: | 2200-4309 |
地址: | 香港灣仔軍器廠街一號 警察總部警政大樓十樓 |
警隊網頁網址: | http://www.info.gov.hk/police |
電子郵件地址: | sio-off-beat-pprb@police.gov.hk |
下期截稿日期: | 二○○八年一月八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