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警察學院警司劉慧敏靈活運用從參與二○○五年年底世界貿易組織香港部長級會議(香港部長級會議)警務工作中取得的行動經驗。 她在該次行動中主要負責在灣仔指揮全由女性警務人員組成的T大隊。她站在最前線,與其他女性隊員並肩作戰。當韓國示威者向警方獻上玫瑰花時,本地和國際傳媒的焦點頓時集中在劉慧敏和她的大隊身上。獻花事件最終成為一段有趣的小插曲,在公共關係方面為香港警方贏盡掌聲。 劉慧敏在接受心理服務課和職員關係課訪問時,憶述隊員的艱巨工作,並對她們盡忠職守的表現讚賞不已。而參與該次行動的其中一名小隊指揮官,即現駐守中區的高級督察戚夏瑜亦與劉慧敏一起出席訪問。 劉慧敏指出,她一開始便知道其隊員須執行極富挑戰性的任務,就是在韓國示威者前把守前線的封鎖線,因此必須向她們提供適當的訓練。在研究過示威者以往在世界貿易組織(世貿)部長級會議的行事手法後,她與警察機動部隊總部合作為其大隊提供充分的訓練。 鑑於針對世貿的示威者曾在其他地方向執法人員施放汽油彈,警察機動部隊的部分訓練旨在向T大隊人員顯示汽油彈的威力。通過訓練,隊員逐漸建立起自信,並能在進攻者前堅守崗位。劉慧敏和戚夏瑜與其隊員一起參加各項訓練。劉慧敏說:「當隊員看見我們安然無恙地從火球走出來,她們便知道在正式行動中毋需懼怕。」 肩負使命和採取以人為本的溝通方式 由於T大隊人員負責執行特別的小組職務,平常派駐於不同單位,因此與每名人員保持溝通對劉慧敏來說非常重要。她解釋說:「我的隊員平時絕少碰面。她們齊集只為接受訓練和行動。此外,部分人員因主要職務的行動需要而須退隊,因此大隊指揮官、小隊指揮官和所有警佐級人員均須採取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 獻花事件 劉慧敏沒有想到韓國示威者會向她的隊員獻上玫瑰花。當焚燒棺材、衝擊人員、搶奪盾牌和拉扯人員的情景仍歷歷在目時,她懷疑這究竟是把戲,還是另一次進攻的掩飾。 最後,劉慧敏在短短的時間內決定由候命同事上前接受花束。這個恰當得體的安排贏得了不少人員和市民的讚賞。 從該段小插曲中,劉慧敏領略到,面對突然發生的事情時,由於沒有既定的規則可依從,故前線指揮人員必須先以警隊和整個行動使命為大前題,然後運用常理和判斷力,迅速作出最好的決定。所以,時刻緊記以「大局為重」尤為重要。 由於前線形勢瞬息萬變,劉慧敏盡可能留守在最前線,以便即時掌握當前情況及同事們的身心情況。更重要的是,她可以及早對突發事件作出適當的應變安排。她解釋:「我有需要跟我的下屬一起在最前線共同進退,因為她們需要較有經驗的上級帶領及指導她們。」 T大隊的隊員在世貿會議期間長時間工作,尤其在最後階段更連續工作達三十六小時。該段時期,劉慧敏、戚夏瑜及其他小隊指揮官及警佐級人員均十分關心下屬,不時留意她們體力和精神狀況,及適當安排同事暫時退下崗位休息,以維持她們的身心狀態和士氣。 戚夏瑜分享時說:「我為隊內每一位同事而感到驕傲。印象中,她們喜歡作為T大隊的成員,從沒有埋怨長時間工作。當我們送她們返回各自的警署,她們下車時仍十分高興,好像剛參加完一個愉快的旅行團。我也十分感激她們的全力支持。作為前線指揮人員,我也學習到團隊精神是來自領導人員真誠關懷下屬的需要。」 劉慧敏補充:「警隊策略性地安排T大隊守在最前線,以柔制剛,該策略成為國際焦點,事實證明十分有效。」 總結整個訪問,劉慧敏向參與大型行動的同事提供建議:「當你知道將要參與大型行動時,必須盡早安排家庭成員,例如你的配偶或父母,在這段時間去幫忙照顧家庭。那麼,你便可以無後顧之憂地專心工作。」 她祝賀那些將會參與二○○八奧運及殘疾人奧運馬術比賽安保工作的同事,並提醒他們,有份參與國家級盛事是一份光榮,因為「幾乎可以肯定沒有一位警務人員在他的警務生涯中能兩次為國家參與奧運安保工作」。她總結:「所以,我們同時間作為中國人和警務人員,應該為能有機會參與今次盛事的安保行動而高與。」 臨床心理學家意見 劉慧敏及戚夏瑜均表示經歷了二○○五年世貿行動後,無論警務經驗、處事和領袖能力上也有「迅速成長」,從中汲取了的寶貴經驗,對日後的工作很有幫助。 事前足夠的訓練有助提升信心 事前全面的訓練,無論是資訊簡報或防暴演習,均猶如一支強心針,在人員準備大型行動的過程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正如劉慧敏所說,充足的訓練不單止可以提升同事的信心,同時亦可以提高團隊的應變能力和合作性。 關懷同事 劉慧敏及戚夏瑜強調不要忘記該批分散各單位的下屬也是人,故發揮她們「細心」的特質,真誠地體諒下屬。 及早為家庭作出適當的安排 劉慧敏認為了解家人的關注,及早與他們溝通及作出適當的安排,可以減少因為生活瑣事帶來的顧慮及家人對自己不必要的擔心,令自己可專注行動。
專誠為人員服務 心聆團隊將由七月三十日起,逢星期三晚上七時至十時,推出「心聆熱線9810-0202」服務。 該「心聆熱線」是以一項由心聆大使負責提供的電話熱線服務,旨在提倡警隊同事間互相支持,並協助有需要者處理情緒問題及壓力。
|
||
<<返回特寫>>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