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金融海嘯 — 同心展關懷理財資訊篇(六之二) |
||
0 張相片 |
||
美國的次按危機導致信貸緊縮,觸發全球金融危機,致使目前市況混亂。美國的問題造成連鎖效應,全球不少金融機構均錄得嚴重虧損,大大損害了投資者對金融市場的信心,很多公司難以取得融資,令營運資金不足。由於市況艱難,部分金融巨擘亦無力招架,目前已有一些大型金融機構被收購或破產清盤。由於不少大型金融機構經營跨國業務,而全球各地的金融市場均環環相扣,因此多個地方的市場均大受打擊,香港亦無法獨善其身。 由於全球各地的證券市場關係愈趨緊密,投資者必須明白其投資不僅受香港發生的事件影響,同時亦受到世界其他地方所發生的事情影響,尤其是美國。環球金融危機已令多個國家的經濟預測轉趨悲觀,香港也被波及。全球各地均有投資者因為最近發生的事故而蒙受損失,香港亦有投資者受影響。 在這情況下,預料市場將持續極為波動且難以預測。如果想在這情況下在市場吸納估值偏低的股份,緊記先問問自己以下幾條問題: * 假如看錯市,有沒有能力長線持有這項投資,還是要忍痛止蝕離場? * 假如預測錯誤,最高能夠承受多大損失? * 現在市況極為波動,入市雖然或可把握獲利機會,但投資風險亦相對大增,要不要承受這種風險?
過去數年牛市期間,各式各樣的結構性產品湧現,為全球各地投資者帶來眾多選擇,而這些產品的相關資產都與不同的金融工具如債務抵押證券等掛 環球金融市場正經歷一場規模前所未見的金融海嘯。在這情況下,並不是所有投資風險都可以預計,這將使投資者承受更大的風險。但無論如何,精明的投資者總會弄清楚自己可以承受的風險水平,並審慎了解市場和產品,才作出投資。如果有關風險超越了個人的承受能力,或對投資產品不甚了解,精明的投資者會寧可保留現金。
(節錄自証監會網頁Dr. Wise專欄www.investED.hk)
|
||
<<返回特寫>>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