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聆團隊
「書籍簡報系列」分享(八)

0 張相片


書 名:儒家與現代人生

作 者:傅佩榮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二○○七年五月)

現代化帶給我們許多好處,例如科技的發展,使我們工作效率提高,經濟繁榮,讓我們有更多時間享受人生,醫藥生的進步亦使我們的平均年齡大幅度提高,活得更長和擁有更方便的生活;但現今工業化及都市化的社會,亦使得現代人遠離大自然,造成生態上的破壞,多元化的生活亦使各人有各人的善惡標準,甚至彼此對立,整個社會較困難凝聚在一起,青年人與家人往往欠缺溝通,家漸漸變成旅館,縱使朋輩間在電子世界內「相識滿天下」,可惜的是「知心有幾人」?

作者認為儒家亦曾經面對現代人所面對的類似處境,春秋時代可謂禮壞樂崩的時代,當時孔子極力提倡人才、人格和人文教育,而孔子對人性的洞見是「人性向善」,人皆可以成為聖賢,因為人人天生有善的潛能;人亦應該成為聖賢,否則難免背離天生向善之性;當一個人走向聖賢之途時,他自然會幫助別人走上聖賢之途,這是「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效果,亦是人內在的使命。因此孔子提倡「有教無類」,亦定下學習的心志,有「學不厭、教不倦」的精神;他寓教於樂,正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亦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他也強調人生處處皆學問,並認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他主張「以友輔仁」,就是希望朋友以道義相期許,在人生的正確途徑上攜手共進,我們不能將身邊的人視為手段或工具來利用,要互相尊重,互為主體,一起滿全雙方生命的要求。

儒家基本上把人放在人際關係的脈絡裡,重視家庭、社會及個人的良知,由心的安與不安來界定人性基本的要求,並定時反省自己,看看我們周遭的一切,只要能享受你所有的,就會由內在產生一種自足的快樂,所以儒家認為人性除了天生有向善的本性外,還需要後天的學習和環境的配合,儒家的思想對現代人所具的啟發性亦可見一斑。

麥桂成撰寫

  • 只有中文版


<<返回特寫>>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