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國際刑警專家會議
首次在港舉行



國際刑警與警隊六月二十三及二十四日舉辦的國際刑警亞洲有組織罪行亞太地區專家小組第六次會議六月二十四日圓滿結束。

會議首次在本港舉行,約四十名來自國際刑警轄下亞太區十四個司法管轄區,包括澳洲、文萊、柬埔寨、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印度、印尼、日本、韓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馬來西亞、新西蘭、新加坡和泰國的刑事罪案調查高層人員出席,一同討論亞洲有組織犯罪活動帶來的威脅及挑戰。

署理刑事及保安處處長杜振偉在國際刑警亞洲有組織罪行亞太地區專家小組第六次會議上致辭。

 


亞洲有組織罪行歐洲工作小組主席Frank Francis及比利時、加拿大和荷蘭的代表亦以觀察員身分出席會議。

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總警司,亦是專家小組現屆主席余敏生說:「與會代表在會上就各類當前常見的跨國罪行,包括三合會活動、越境走私、洗黑錢、網上賭博和收受賭注等活動進行了有用的討論。」

「除就如何打擊上述有組織罪行分享工作經驗和對策外,與會代表亦同意在國際刑警協調下,參與特定聯合行動,以便更有效對付亞洲區內的有組織犯罪活動。」

此外,余敏生和Frank Francis分別代表亞太區專家小組和歐洲工作小組,簽訂一項協議,以加強合作關係和情報交換,以及爭取更多機會進行聯合行動。

余敏生說:「多方合作和建立的夥伴關係對有效打擊跨國犯罪活動十分重要。專家小組會議將繼續提供一個很好的平台,讓國際刑警轄下各司法管轄區加強合作,聯手對付區域及國際性的有組織罪行。」

國際刑警二○○六年倡議發起名為「亞洲有組織罪行」的行動計劃,並為此成立專家小組,目的是為各國執法機關提供一個國際工作平台,藉此加強組織內各司法管轄區的合作關係、提供行動支援,以及提升各執法部門人員在跨境有組織罪行調查工作方面的成效,以在世界各地全面打擊亞洲有組織犯罪活動。

專家小組每半年舉行會議一次,之前曾在泰國、新加坡、澳門特別行政區及馬來西亞舉行,下次會議將於本年底在內地召開。

會議首次在本港舉行,約四十名國際刑警轄下亞太區十四個司法管轄區的高層人員出席。


《警聲》編輯會委員

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 曾艷霜(主席)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新聞及宣傳主任 周黃秀玲
警察公共關係科首席新聞主任(宣傳及刊物) 呂敏儀
新界南總區總督察 陳珊珊
新界北總區總督察 蘇玉玲
人事部總督察 吳秀霞
刑事總部總督察 黃國傑
員佐級協會代表 何志堅
警察學院 張佩玲
編輯部
 
編輯: 刁瑞培(2860-6171)
 
記者: 方向明(2860-6172)
歐陽渝(2860-6173)
 
攝影: 孫國良(2860-6174)
朱家德(2860-6175)
 
傳真機號碼: 2200-4309
 
地址: 香港灣仔軍器廠街一號
警察總部警政大樓十樓
 
警隊網頁網址: www.info.gov.hk/police/offbeat
 
電子郵件地址: sio-off-beat-pprb@police.gov.hk
 
下期截稿日期: 二○○九年七月十四日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