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互聯網快樂人生三步曲
「快活人生」:樂觀看未來

0 張相片


對未來抱樂觀態度

要享受「快活人生」,我們不僅要增加對過去懷有感恩寬恕的心,對將來我們也需抱著樂觀、信心、自信、希望等等正向情緒。很多研究發現樂觀和希望能幫助你在人生低潮時對抗抑鬱情緒、促進健康、提昇工作表現,尤其是對於具挑戰性的工作。

要應付充滿挑戰並繁忙的警務工作,警務人員需要時常保持警覺,隨時準備面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和最壞的情況。這種常處於戒備狀態及「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的心態,可能會不知不覺間令警務人員習慣性地對將來感到悲觀和焦慮。因此,以樂觀和希望的態度來面對個人生活顯得尤其重要。

小心檢視自己想法

即使你可能認為自己是天生悲觀者也不緊要,因為樂觀是可以培養的。其中一個被研究引證為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客觀的解釋,意思是辨認出不切乎現實的悲觀念頭,並作出反駁。首先,利用你的機警去察覺悲觀念頭的出現,提醒自己它們只是想法,不一定是事實。同時可以運用你的分析能力,嘗試退一步客觀地將這些思想當作疑點去檢視其真實性。

例如,當一位警員剛剛在晉升警長的面試中失敗了,為此,他覺得自己很沒用、不能幹、更認為自己將來也不可能晉升警長了。以下是一些方向去檢視這些悲觀念頭。

(一)尋找證據支持及反駁這思想

「除了這一次晉升失敗,還有什麼證據證明我是沒用和不能幹呢?有什麼因素顯示出我下一次也會失敗呢?我的上司、同事和家人對我的能力有什麼評價呢?」

(二)搜尋其他可能性

事情發生大多數也不只單一原因。但當我們處於低落時,經常只看到最負面的因素,而忘記了其他的可能性。

「如果不是我沒用和不能幹,還有什麼原因可能引致我這次晉升失敗呢?我準備充足嗎?是否表現得太緊張?或是只是面試的技巧不夠好,而非與我的工作能力有關?」

(三)即使某些思想是事實,那又如何呢?某些悲觀思想可能是真的,但它的後果不一定是你想像中的那麼嚴重。

「即使我不能夠成為警長,那又如何?這無疑代表沒有較高的地位、工資及福利。但是,失去這些額外的東西不代表是世界末日。我依然可以從事我喜歡的工作,及擁有穩定的工資和福利,而且我也可以善用我的工餘時間來建立工作以外的成就。」

(四)抱住這思想對我有用嗎?有時除了檢視思想的真實性之外,我們更需要問問自己這樣想對自己究竟有什麼幫助。

「如我繼續認為自己是沒用,這對我來說有什麼幫助呢?這會否只令我變得更低落和沮喪?」

從這些問題,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一些想法並不完全真實,或者事情後果不如想像般壞,心情會隨之而有所轉變。你有出現過類似悲觀的念頭嗎?嘗試運用這些問題來使自己樂觀一點地面對將來吧!


<<返回健康生活>>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