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教育系列
為有學習困難孩子護航

0 張相片


香港明愛強生特殊學習障礙社區支援服務督導主任林惠芬簡介協助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最新趨向。請同時留意人事服務及職員關係科十一月舉行的「快樂父母愛孩子」家長支援小組,並介紹予合適的家長。歡迎致電2417-6471向黃嘉琪查詢。

前言

近年不論是高級程度或中五會考放榜的新聞,都有報道特殊教育需要考生取得優異成績。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有學習困難的孩子,並不代表教育前景一片黯淡;如孩子有特殊教育需要,只要及早識別,取得合適訓練與調適,父母的支持和鼓勵,加上後天的努力,孩子成長的路一樣可以很寬闊,充滿希望!

齊來認識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

教育局介定八種較常見的特殊教育需要,它們分別是讀寫困難、智力障礙、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肢體傷殘、視覺障礙、聽力障礙和言語障礙。其中父母較難識別的會是讀寫困難、自閉症和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八種障礙中又以讀寫障礙人數比例最高,大約有百份之十的學童在這方面有不同程度障礙,它被稱為「隱形的障礙」。至今仍常被人誤會是「懶散和無心向學」。孩子滿是委屈。如發現孩子寫字長期比其他同齡的孩子慢、執筆和手眼協調特別困難、寫字力度不足或過度、字體的大小誇張地超越指定範圍、經常把文字部首左右上下錯調或閱讀時嚴重地跳行跳字等,家長便要提高警覺,盡快尋求協助。

在教育局支援下,各種特殊教育需要都有識別及評估的工具,有懷疑的家長可向教育局或校方尋求協助。近年教育局已強調及早識別和輔導,因為愈來愈被肯定的是: 孩子的訓練和幫助是年紀愈少開始,成效愈好,錯過了學前和初小的黃金期,改善的程度便大大減低。

父母的支持和鼓勵是孩子最好的護航

孩子如被確診有特殊教育需要,父母可向校方尋求教學和考核上的調適;包括授課形式、課堂設計、功課量、考核加時、試卷特別安排、讀卷、以電腦輸入法代替書寫和特別座位安排等。公開試上,考評局亦會為特殊教育需要的考生提供相關的考試安排,而成績單內絕不會註明。

父母還可尋求適合的訓練,加強他們克服障礙的能力。包括職業治療、物理治療、增強讀寫能力的課堂練習、多感觀學習活動、改善專注力和社交故事訓練等。可惜,現今香港嚴重缺乏各類服務,父母往往要非常艱辛和主動,才能找到適合的服務。父母少點愛心和毅力都不能成事。

父母對孩子的真正接納,才是最重要的考驗。父母的心情通常都並不好過,特別當孩子不想做功課或溫習時,不少父母都感到很焦慮。考試期間家庭氣氛變得非常緊張,甚至責難孩子或施行體罰。不少父母變得心力交瘁,其實父母極需要與同路人分享心聲,互相支援。

父母如何放下心結?如何重建親子關係?如何體味與孩子一起成長?都需要父母很大的努力。有困難的孩子如得到父母體諒、支持和愛,外面儘管風雨交加,當能走過。「家」是接納孩子的最後港口。不少過來人誠心誠意告訴我們,要把父母的心變的更溫柔、更好。學習關懷、無條件的愛和接納,這樣,孩子的到來就是家長的最大祝福。

人事服務及職員關係科福利服務課


<<返回特寫>>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