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 法人生」系列十
八十后的家书



1 张相片





心理服务课於今期《警声》开始新一辑「执法人生」系列,主题为「八十后 的家书」,邀请数名八十年代出生的警察同事,以书信的形式,与大家分享他们在工作上的苦与乐和各种体验,让大家了解这些年轻同事的心态和感受。今期与我们 分享家书的是高级督察黄浩瀚。

亲爱的爸爸:

不经不觉,我加入警队已有七年了。没有感到「七年之痒」,只有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回想起来,真的谢谢你在我大学毕业时轻描淡写的一句说话:「去当差 吧!」。自此,家里除了你外,又多了一名警务人员。

这数年间,我有机会参与不同类型的警务工作,视野扩阔了,也成熟了不少。就像二○○五年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我当时作为机动部队小队队长,与四十多名 队员抵御韩农示威者的挑衅和冲击。我首次尝到作为领导的困难,要兼顾的实在太多:不能只顾眼前事,避免陷入管道视野;在危急关头,既要在顷刻间作出最合适 的指令,同时须考虑队员的安全及情绪等等,真是谈何容易!那次经验令我深切体会到处事要深思熟虑,不能只凭匹夫之勇。警察学院院长的教诲说得好:「我们会 冒险,但只会冒计算过的风险。」如何平衡风险与效果是很大的学问。

另一深刻体验是二○○四年的南亚海啸。当时我是灾难遇害者辨认小组的组员,而刚巧你也被委派作该次海外任务的负责人,带领组员前往泰国协助搜查港人下落, 令我俩父子在你退休前有机会参与同一个行动。目睹灾区满目疮痍的景象,我不禁被大自然的威力震慑。你还记得离岸数百米的山上搁覑那条船的残骸,以及度假屋 楼底十数米天花板上的血手印吗?这些回忆多年来不时重现脑海,现在稍为年长一点,每当回忆浮现,令我对生命的脆弱有更深的感受。不过,往往是这些脆弱的生 命,最需要警务人员的帮助,这更令我明白警务工作的重要,我要善用警务权力和知识,去协助有需要的人。

最近社会上不时提及「八十后」现象。我生於八○年头,也算是个「边缘」的「八十后」,但我并不认为「八十后」是甚么特别的现象。在爸爸你的年代,也有一些 年青人走出来,为不同的事去争取和申诉。记得二○○七年,我首次与一群「八十后」在工作上接触,当时我以警察谈判队身份,与反对清拆皇后码头的集会人士进 行谈判。他们跟我一样,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只是在皇后码头这个空间上,我们站在不同的位置,采用不同的手法去达致各自的目标而已。当然,表达手法也必须 合情、合理和合法吧。事实上,警队内也有不少「八十后」的同僚,希望我们这一代在急剧转变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能坚守我们的专业精神去面对挑战,以证明我 们的价值。

成为警务人员后,我体会到你多年工作上的辛劳和压力,也同时明白到你为何那么热衷於警务工作。珠玉在前,作为一名成功警务人员的儿子,我感到有压力。我常 常提醒自己,要尽己所能做到最好,而你的领导才能和正直的品格,正是我的好榜样。我明白你心中最希望的是,将来人们提起我们的时候,不再只是「黄某某的儿 子」,反而是跟你说「啊,你是黄浩瀚的父亲!」。

浩瀚

高 级督察黄浩翰自小便受同样是警队人员的父亲影响。







<<返回特 写>>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