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聆團隊
「書籍簡報系列」分享(四十七)



0張相片




書名:認輸才會贏

作者:鄭秋霜

出版者:商周出版(二○○九年四月)

現今社會家庭與學校教育均著重教導我們如何成功,很少談及如何面對失敗。《哈利波特》的作者羅琳,二○○八年應邀在哈佛大學畢業演講中,分享有關「失敗的 好處和想像的重要性」,暢談飽嘗失敗的年輕歲月。當時她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脫離黑暗的日子,但這段所謂「失敗」的時間,讓她更認識自己,成就了她日後的人 生,並突顯出「失敗學」的重要性。

作者有鑑於此,訪問多名「十大傑出青年」,他們分享痛苦的失敗經驗,鼓勵年青人不要害怕失敗,而要勇於面對,從挫敗中走出困境,認清自我,重新出發。

宏基創辦人施振榮強調「認輸才會贏」,努力把「面子」的代價降低,尋找失敗的原因,改變做法,才能東山再起,累積小失敗的經驗,才能抵禦大失敗的衝擊。

雲門舞集創立人林懷民希望舞者對待「失敗」,不是淡然處之,而是「記住」及不要重犯,並鼓勵我們對年青人應多採取「加分主義」,讓他們從日常生活及學校中 為自己的信心加分。

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陳維昭認為年青人應養成「承擔」的習慣,學習服務別人,不要因事小而不為,因為很多事情都要親手做,才能體會箇中意義。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美吾髮創辦人李成家指出凡事相信自己,全力以赴,但也要量力而為,善用「自我合理化」的能力,把失敗當作 家常便飯,並獨創「八十分主義」,每一項投資先掌握關鍵性的八十分,再按部就班往上加分,以「先求不敗,而後求勝」的穩健作風屢創佳績。

漫畫家蔡志忠用實力打敗學歷,十五歲時已成為職業漫畫家,一生獲獎無數,他強調一個人要能不失敗,最重要是了解自己,他常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因此每 個人了解自己後,必須訂立明確目標,做好準備,並付諸行動。

建國科大美術館館長許文融在半工半讀的人生路上,深深體會到一個人如果沒有毅力及持續力,當下失敗,可能就永遠失敗,但如果有毅力和持續力,當下即使失 敗,這個失敗也可能成為成功的轉機。

台灣版畫先驅者廖修平也有同感,他認為:「畫畫創作不可能每一張都成功,失敗的也許更多;但從事藝術的人,只要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做,這種超越自我的感覺 不是金錢可以得到的。」

筆者從書中簡略引述數名傑出人士的奮鬥精神,分享他們怎樣把「失敗」轉化為力量,讓讀者閱讀後有所啟發。

心 聆團隊第五隊麥桂成撰稿



  • 只有中文版




<<返回特 寫>>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