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 会责任系列(三)
社会责任活动的四大支柱模式及相关管理方法



1张相片




本系列的前两篇文章,介绍了社会责任的概念及确定社会责任重点项目优次的方法。本文将介绍社会责任活动的四大支柱模式及相关管理方法。人员能以这四大支柱 模式作为举办社会责任活动时的参考,而相关管理方法对成功推行社会责任活动十分重要。

四大支柱模式

许多机构的社会责任活动,均围绕环境、社区、市场和工作间四大范畴,亦即所谓四大支柱模式。

环境

这方面指机构为减低其运作对生态及环境造成的影响所作的努力,以及为绿化环境而采取的措施,包括节约能源、用纸及植树等。近来「气候变化」和「减低碳足 印」已成为热门话题。有关措施包括向机构徵收业务飞行二氧化碳排放税,以对付机构的碳足印问题,及透过使用高能源效益产品,支持节约能源等。

社区

指履行与社会有关的的社会责任。进行的活动包括员工义务帮助弱势社群、参与邻舍计划,以及跟非政府机构合作等。

市 场

指机构的产品及服务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须顾及的问题包括顾客的福祉、少数顾客群的权益、供应链的管理及公平采购等。

工作间

这方面涉及多项问题,包括雇员福利、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培训与发展和职业安全等。雇员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下受惠团体的一分子,亦是在处理机构业务之余,协 助雇主履行并实践社会责任的人员,雇主有责任照顾他们。

社会责任活动管理方法

要使计划成功,有效及可行的管理方法十分重要。以下是五个主要方法:

1.建立管理架构

机构内职责划分清晰,加上一个强而有力的管理架构,是有效支撑机构社会责任管理制度的重要元素。

2.邀请利益相关者参与

履行社会责任的机构均希望邀请利益相关者,如非政府机构、供应商及客户等,参与其社会责任活动。透过长期的对话和合作,彼此达成共识,可以更有效控制营运 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3.推动雇员参与

雇员的认同和参与是一间公司能成功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因素。无论私营或公营机构,推动雇员参与履行社会责任的常见方法包括:

* 在机构内部宣扬社会责任的理念;

* 使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工作的一部分;

* 透过培训及授权予雇员,引导他们履行社会责任;

* 透过奖励,推动员工履行社会责任;

* 给予雇员有薪假期去参与义务工作;

* 培养关怀文化及雇员志愿服务的精神;及

* 从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培养个人及共同承担的精神。

4.使业务和社会责任配合一致

要使社会责任政策真正有效和可持续,必须使其与机构的策略和运作结合,令要履行的社会责任与机构业务整合。这可认清业务的驱动力、区分事项的优先次序和落 实有关措施及绩效评估等。

5.设立报告制度

现今的利益相关者均要求机构证明其对社会是负责任的。因此,机构应考虑公开履行社会责任活动的绩效。许多机构均采用全球报告倡议组织的报告指引。全球报告 倡议组织是由众多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投资者、民间团体等组成的网络,目的是共同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编制。上述指引现已成为全球的实际履行社会 责任活动绩效报告标准。不过,机构亦可选择使用自己制定的履行社会责任活动的绩效指标。有关详情可浏览:http://www.globalreporting.org/Home









<<返回特 写>>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