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
聆团队 书籍简报系列(六十七) |
||||
0 张相片 |
||||
作者:斋藤孝;(李佳蓉译) 出版:大是文化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六月 现代年轻人容易因为一点小事便感到心灵受创和失去自我。身边的朋友也可能只因为上司责骂几句便提出呈辞。他们做错事时,是会反省、道歉,还是自怨自艾的说 「大家都讨厌我」?我们可怎样帮助他们强化自信和建立自己的「靠山」? 作者认为我们用「机缘」二字作正面思考,许多无从解释的事情,都是机缘巧合下发生,包括人与人的接触。若大家能抱著「机缘」的态度珍惜每一刻,能较容易接 受当下的状况,积极接触他人,明白凡事不一定会依循自己的方式进行。作者认为:「当工作伙伴之间能感觉到互相关怀、乐在一起工作和放宽胆量接纳他人,生产 力就会提高。」朋友如能共患难,经历许多事后友谊仍在,那就是你真正的朋友。 作者提到著名导演黑泽明成功之道,深深体会到「人并不是仅凭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开创命运。」黑泽明人生的转捩点,是当他不知该如何抉择未来的职业时,他的父 亲说:「不要急,静静等待,路自然会在你的眼前豁然开朗。」又说:「不喜欢的话,随时可以回来。」有了父亲的支持,他培养出倾听他人的雅量,终於在「机 缘」牵引下,三流画家黑泽明进入了电影世界。有时改变自己的风格,遵从对方的意愿,观察社会的需求,会有不同的收获。 出色的日本政治家高桥是清,祖母自小对他说:「你真是个运气很好的孩子啊。」当他遭遇苦难时,仍自认运气很好,坚持活下去,令他有乐天性格,明白有些事情 要努力,有些事情要放下,懂得接受及包容。 作者建议的第二个「靠山」,是打造「自己的应援团队。」现代青年较少与他人共同生活和互相磨合,以自我为中心,把责任转嫁他人。在家里的孩子应习惯对长辈 使用敬语,尊重年长者,自然学会关怀别人,可以的话,入住学生宿舍,吃同一锅饭,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作者强调,在适当时需大声赞美或责骂,不是随声附 和,明白自己并非单打独斗,背后拥有应援团队,「天时、地利、人和是要靠自己寻找的。」 近年来,很多人动不动就辞职,没法定下来工作,更遑论今后的方向和自我本位,作者提示我们:「想知道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最快的方法便是去寻找和自己有共同 点的人,找到愈多共通点,你就愈清楚真正的自己是谁。」当你心里对「我也是这个」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时,「这个」就变成了你的「自我认同」,继而产生一股强 大的力量,成为「靠山」。 作者建议的第四个「靠山」,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利用独特的「习惯」来加强自我肯定的能力,如在固定时间外出散步、在迷惘时朗诵文章、比赛前重覆聆听同一首曲 等,让「习惯」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以提升专注和毅力,强化「自我肯定感」。 模糊的理想等於幻想,理想设定得过高,一旦达不到,就造成不安。我们可先做眼前能做的事,再从那里向外探索,逐步开创未来;与其羡慕或否定他人,不如肯定 自我,练习放下,正面思考,善用「机缘」,给予「支援」和得到「自我认同」,再让「习惯」培养坚定的心灵,改自己的人生观。 「心
聆团队」第五队麦桂成撰稿
|
||||
<<返回特 写>> <<返回页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