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聆团队 书籍简报系列(六十八)



0 张相片




书名:用心去活-生命的十五堂必修课

作者:伊莉莎白.库伯勒.罗斯(Elizabeth Kibler-Ross)大卫.凯思乐(David Kessler)(张美惠译)

出版: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二○○六年一月


人在临终时总有很多体会,只是已来不及实践,你或会问自己:「我真正用心活过吗?」

此书两位作者皆为国际知名的生死学大师,积极推动生死教育及临终关怀的社会运动,让人们了解「人生重要的不是生命的量,而是生命的质,换句话说,生命的深 度及宽度比生命的长度来得重要。我们即使不能选择生存环境,却可以选择面对生命的态度,继而重拾生命的光彩!」

很多人发现自己根本不认识自己,在突然罹患绝症时才思索自己真正是谁。生命的意义不在於做了甚么,而是在於你是甚么,真诚的人总是比亲切但虚伪的人可爱很 多,你不必等到离世时才找到真我。

人们很多时不能付出无条件的爱,主要是害怕得不到回报,殊不知在付出的过程中,只以「更宽的视野来看待爱,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陪伴对方左右,打开心 扉,付出关怀、笑容和谅解,你就会感受到最大的回报;人生比你所想的短暂得多,此时不做更待何时?

人生在世就是不断的「失去」,包括亲人、朋友、青春、房屋、汽车、工作、金钱,我们都不能永远保有。但是,这并不可悲,反而应为短暂的人生中拥有这些美好 的事物而「心怀感谢」,在回顾因失去而尝过的痛苦,便发觉你变得更坚强、更成熟,并真正领悟到失去的是如此可贵,让人更懂得彼此关怀。

恐惧原是一种很有用的警示系统,防范攻击,但若我们的生活常常被恐惧主宰,当机会来临时也会视而不见;我们若能掌握抉择的机会,抛开批判的心,不再恐惧别 人的眼光,便会活得更自在,正如海伦凯勒所说:「不敢冒险的人生一无可取。」

人活在世上就应该享受生活,不应拼命工作而忘记玩乐;「玩乐」让生活更有趣,人与人情感更融洽,让自己觉得更年轻,工作更有劲。

人一旦生病,就不能不学习耐心,有时候你要做的只是去体验,调整生活的方向,而不是否定、抱怨或试图改变。逃避问题只是放弃自己,但「屈服」是选择一个更 适合的方法来面对困境,从黑暗中看到光明。

怀怨或宽恕全在自己的选择,「宽恕」并不表示同意别人来伤害你,而是自己愿意将伤害抛开,亦将复仇的欲望消灭,认知对方只是凡人,必然犯错。

「和别人比较就注定不快乐,永不满足」;我们要练习正面思考,在别人让你气恼时练习倾听对方的说话,寻找个中有益的信息。人生只有一次,每天早上你一睁开 眼,就表示多一天机会去体验生命,千万不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去看海洋、天空、星星、家人;然而,你有没有真正用心体验每一天呢?

「心 聆团队」第五队麦桂成撰稿

  • 只有中文版




<<返回特 写>>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