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秒钟的抉择



1 张相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形容一个人的出色表现,背 后须付出不懈的努力。然而,在警务工作中,有时候一分钟也是太长,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人员往往需要在一秒钟内作出决定和反应。至於结果如何,则有赖日常一 丝不苟的训练,尤其是在战术技巧的掌握方面。事实上,这瞬间万变的一秒钟,足以影响人员的一生。

究竟一秒钟对人员有多大意义?对曾在飞虎队及机场特警队驻守达十九年,现为警察学院枪械训练科战术小队警署警长的Bell来说,实在有很深刻的体会。在战 术训练的课堂上,Bell总是语重心长地对学员说:「一个人步向死亡可能只是一秒钟的时间,但却将永不磨灭的伤痛留给身边的亲人。」

二十一年前,Bell失去了一名「同期」摰友—警员岑凯杰。当时驻守新界总区交通部执行及管制组的岑凯杰,在美孚新邨追捕一名持械劫匪时被枪击殉职。回忆 往事,Bell沉痛的说:「当时每个认识杰仔的人对他的离世都感到十分痛心,但又怎能与一直含莘如苦养大杰仔的杰妈所承受的悲痛相提并论呢?」

岑凯杰是家中独子,三岁时父亲去逝,杰妈靠一日两份工将杰仔抚养成人,母子二十三年来一直相依为命,过着艰苦的生活。直至岑凯杰加入警队,生活才渐有改 善。殊不知就在那一秒钟母子阴阳相隔,杰妈从此失去了人生中的最爱。Bell回忆说:「杰仔是一个孝顺仔,每次在警察少年训练学校取得零用钱,都必定将一 百元交给妈妈,只留下一百元给自己。」

一九九○年四月八日,岑凯杰与队友即将完成侦查车速的路障任务之际,发现一辆怀疑涉及行劫案的的士经过,他马上驾电单车追赶。当驶至荔枝角天桥底时,该辆 的士因交通挤塞而停下,车上一名男子向赶到的岑凯杰举手佯装投降,岑凯杰随即采取拘捕行动,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刹那,疑犯突然反抗并企图抢枪,双方激烈纠 缠,最后两人均中弹身亡。

身经百战的Bell在诉说这宗往事时,仍感到十分唏嘘。他说:「身为警务人员,拘捕犯人是我们的天职,没有任何理由和藉口推卸。但在我们采取行动前,必须 充分考虑战术保护是否足够。」

Bell指出,若人员需要采取拘捕行动时,必须明白正面对很大的风险。当疑犯知道没有机会时,他们才会「安分守己」,不试图反抗逃走。因此,何时拘捕疑 犯?因应不同环境而采取怎样的戒备方法?如何选择正确和适合的安全地点?需否考虑设立犯人处理区?以及有否足够的支援人员等?均是人员在面对疑犯时保护自 己及他人,甚至是保护疑犯本身必须顾及的战术问题。

「咪郁,举起双手,慢慢『瞓』低,脸要贴住地下,千祈唔好乱郁。」Bell模拟拘捕疑犯的现场环境,一面喝令疑犯俯伏地上,一面手按枪柄戒备,然后绕到疑 犯身后的安全位置,确定疑犯不能反抗才扣上手扣。

Bell总结说:「现时警察学院提供的战术训练范围广泛而全面,目的是提升人员应对不同情况和环境的专业能力,以加强大家在一秒间的判断力」。他最后寄语 榕树头的金句是:「充分运用战术技巧,不要让悲剧重演。」

在繁忙及极具挑战性的警务工作中,也有些值得回忆的经历吧!如欲在「榕树头」分享故事,请电邮至storytelling@police.gov.hk

(编按:Bell乃枪械训练科水警队助理枪械监督郑民忠)









<<返回新闻>> <<返回页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