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 人助己 跨越癌症



1 張相片




「健康便是財富」這句諺語,包涵著深刻的生活體驗。近年來,癌症成為「都市殺手」,癌症所帶來的衝擊,令患者和他們的家庭成員承受巨大的壓力。

「抗癌路上,關愛扶持」這句標語,徹底顯現「同一警隊,同一關懷文化」的精神。無論患病人員是現任、退休、隸屬紀律或文職職系,在他們的抗癌日子裏,警隊 均對他們真情關心和愛護,並鼓勵人員互相支持。

人事服務及職員關係科福利服務課,從二○○一年開始籌辦 「癌症患者支持小組」,為不幸染病的人員舉辦不同的活動,在情緒、知識和社會資源各方面,支持他們抵抗癌症,提升生活質素。

「跨越癌症」講座

褔利服務課在二月十六日、二月二十三日及三月五日的三個下午舉辦「跨越癌症」講座,經歷癌症的人員和家人踴躍參加,與主講嘉賓坦誠討論。此外,退休同僚協 會數名幹事也出席講座,增進抗癌知識,以加強他們日後協助患病退休人員的技巧。

講座共有三個環節:

(一) 有效的情緒處理

(二) 溝通內與外:瞭解及支援癌症患者

(三) 癌症療後的健康問題

情緒與溝通

Maggie's癌症關顧中心臨床心理學家陳俊雄博士詳細分析癌症患者在病發時的情緒反應,其中有些患者覺得自己面容憔悴、脫髮、消瘦,因此害怕與別人接 觸,其中有些患者更有抑鬱徵狀。

陳博士語重深長地鼓勵患者接納自己患病的事實,學習放下,不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猜想別人能否接受自己。

他忠告癌症患者必須愛自己及尊重自己,患病雖然痛苦,亦須顧及家人、同事和朋友的感受,不要以為病了就可以橫行無忌。

陳博士建議眾人與癌症患者溝通的時候,須用平起平坐的心態,體會患者的內心世界;以真誠的態度,說出想說的話 ;不要採用批判的態度,以助進一步的瞭解和溝通。

療後問題

東區尤德夫人醫院臨床腫瘤科顧問醫生楊美雲和伊利沙伯醫院前任臨床腫瘤科顧問醫生謝建泉分別探討患者接受治療〈包括手術、放射性治療、化療及標靶治療〉經 常遇到的後遺症,例如影響患者的外觀和形象、胃口、進食、消化、睡眠或生計各種實際問題。楊醫生和謝醫生勸喻患者接納自己,設法適應一些無可避免的後遺 症,並努力和積極地生活。

楊醫生和謝醫生更與參加者深入討論癌症康復者關注的事情,如體能、飲食、生育、癌症復發等。他們以多年的行醫經驗,鼓勵康復者注意和改善日常的生活習慣, 飲食均衡,經常運動,並持之以恆,保持樂觀的情緒,接受例行檢查,如乳癌康復者必須按時進行乳房X光檢查。務求活得比病前更健康,跳出癌症的陰影。

「抗癌義務工作人員」委任典禮

在人事服務及職員關係科福利服務課的協助下,癌症病患人員於二○○七年自發成立「癌症患者互助小組」,舉辦專題講座和家庭戶外活動。此外,透過福利服務課 的安排,探訪新近患上癌症的人員,以過來人、同路人的身分,與受訪人員分享心路歷程,抗癌經驗,替患者打氣。

自二○一○年八月以來,十多名曾經接受訓練的義工,在警察助理福利主任的陪同下,分別探訪不幸患上癌症的人員。

人事服務及職員關係科總警司蘇錦棠三月五日委任十七名已受訓的義工,這批人員加上之前被委任的十五名義工,將為仍需抗癌的人員,提供朋輩間的情緒支援,發 揮警隊的互助精神。

抗癌心底話

幾名分別患有鼻咽癌、腸癌、乳癌和血癌的警隊同僚,打開他們的心窗,說出以下的心底話:

「我的家族沒有成員患有癌症,為什麼我會患癌?」

「幾經艱辛才完成療程,為何這麼快復發?」

「抗癌真不容易,想放棄治療的時候,腦海總想起家人,我愛他們,我會堅持下去!」

「作為曾經患癌的過來人,我完全明白箇中的痛苦和感受。我希望在康復後,與其他患癌的同事分享抗癌的經驗,互相扶持。」

抗癌之路漫長,除卻患者之外,他們的家人亦需要很大的能耐,面對、陪伴和照顧患者。

義工的回應

幾名曾經探訪患病同僚的義工,訴說以下的個人感受:

「我在二○○二年患上腸癌,同年先後做了四次手術和接受化療。癌症於過去數年四次復發,影響肝臟,我再次接受四次手術,一年的化療。在二○一○年底,我懷 著戰戰兢兢的心情,接受警察福利服務課的邀請,與另外一名曾經患癌的同事,探訪一位腳部皮膚患有腫瘤,尚在治療階段的同事。經過傾談後,我發覺被訪的同事 並非不能承受患癌的痛苦,但因末能解開心結,處理有關的家庭問題,使他內心極度不安,影響他的情緒。我和另一名義工一起開解他,聆聽他多年來積壓在心底的 話,幫助他抒發悶氣,這些朋輩的情緒支援,對他來說,是及時和正面的。」

「我在二○○五年患上肝癌,成功接受手術,切除腫瘤,身體康復的情況良好。去年五月,在警察福利服務課邀請下,家訪一位尚在壯年,卻不幸患上肝癌,剛完成 手術割除腫瘤的同事。他急不及待地詢問我的治療情況,說出他的憂慮。我與他分享我的治病經歷,經過一番真情對話後,我看見他原來繃緊的臉容逐漸放鬆了。我 們互相勉勵,他看來恢復鬥志,繼續治病,也因此增強了我抗癌的信心。」

同一警隊  同一關懷文化 

患癌是一種不愉快的經歷,然而在人生旅途上,癌症所帶來的身心痛苦、精神困擾和折騰,亦可視作一種生活挑戰和人生歷練。患病是無可改變的現實,坦然面對, 勇敢接受挑戰,亦是一條出路。誠然,患者獲得摰愛親人的照顧和愛護,警隊上下一心的關懷和支持,那麼經過治療後,患者亦可戰勝癌魔,繼續生活,恢復工作。

但願警隊的關懷文化,在不同的領域裏,繼續發揚光大。    


蘇 錦棠讚揚義工發揮警隊的互助精神,展現溫情。






<<返回新聞>>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