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員加油站》 |
||
0張相片 |
||
五十年前,即一九六二年,一百二十名年輕小伙子,分別在六月至十一月期間,每隔六至八星期便有三十人進入警察學堂(其後為警察學校以至今日的警察學院)接 受水警學警訓練,班別是M22、M23、M24及M25。這四期水警及陸警一同加入及畢業。 以前投考水警是兩年一次,我於一九六○年看到報紙登載招募水警廣告而前往投考,但因年齡不足而被拒,結果等了兩年,一九六二年獲取錄,並編排於八月十三日 加入成為M23一份子。回想應召入學堂的當天,我懷著忐忑的心情,手挽著指定的二十吋藤籃,內裏盛載著指定的私人物品,例如鬚刨、漱口盅、牙膏牙刷及內衣 等。一大清早便到達中環皇后碼頭,與一群同樣挽著籐籃的年輕人等待警察學堂派出的卡車,接載我們到黃竹坑警校。 六十年代初,香港就業情況一般不太差,但中下家庭長大的年輕人大都是小學或初中畢業,甚至中途輟學便投身社會工作以幫補家計。由於教育程度問題,小學或初 中程度的年輕人大部分受僱於工廠、技工或學徒等行業,一般月薪大概百多二百元,而當時投考警察,起薪點有二百四十元,六個月訓練畢業後更可獲二百七十元, 對我們這年代的小伙子,可算是一份十分吸引的工作。 當年這批年輕人,無論是為生活、為養家、為職業或是為理想而投身水警,都沒有想到今時今日,除小部分中途離開警隊到外面發展外,大部分同袍服務了三十多年 直到適齡而退休。在任職期間,我們曾經有過一些悲痛的日子,因為有多名同袍因殉職或因病而離開,我們深切哀悼。 四期共一百二十名清一色水警學警在警察學堂受訓,在水警歷史中不肯定是否空前,但肯定是絕後的最多紀錄,因為在一九六三年後,水警學員都是數名或十數名連 同陸警班一同受訓,再沒有全水警班。 水警是警隊中一個特別的隊伍,在六七十年代,水警若在警輪值班的話,是以一日值班一日休班,或三日值班三日休班制(六十年代前甚至是值班九日休班四日); 若在離島警署或警崗值班的話,則會是一星期才有一天休假。這樣的值班制,令水警人員相處的機會多於與家人或朋友見面。因此,水警人員自然形成一個圈子,大 家的感情逐漸深厚,覺得自己是水警大家庭的一份子。而每期的同學,每年都會在入職日子舉行大食會,有些更會於畢業日多舉行一次,以聯繫彼此友誼。現在即使 已有「香港水警退休人員會」,每年有兩次聚餐,但同期大食會仍然每年如常舉辦,可見同期的友情如何緊密。 本年是M22-25四期加入警隊五十周年,我們將於九月五日在九龍界限街警察體育遊樂會怡逸軒舉行「香港水警第廿二至廿五期金禧紀念聚餐」,一同慶賀這個 難得的日子! 水警退休人員會 秘書長駱德志 |
||
<<返回讀者來 函>> <<返回頁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