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警犬队於一九四九年成立,最近《警讯》曾在节目内介绍现时警犬队的运作,但三十多年前警犬队的情况又如何呢? 警犬来源
六、七十年代的警犬,除了从外国直接购买外,也会从市民接收他们未能饲养的幼犬。警队当时已推行「警察幼犬寄养计划」,市民可暂时领养狗房的初生幼犬,好 让它们习惯与人相处,待狗只长大到指定的年岁后,警方会从领养者接回狗只,正式训练成警犬。 按种专职
当年的警犬队总部位於元朗屏山警署,规模并不大,在一名总督察的管理下,只有十多名警犬训练员,但那时没有专职的兽医,如警犬患病,则要向渔农署的兽医求 助。警犬队在六、七十年代只有五十多只警犬,现时已增至一百五十多只,而服务种类趋向多元化。 警犬队内各品种的警犬,会因应它们的专长参与不同的警务工作。警方的缉毒犬通常选取拉布拉多品种,它们敏捷乖巧,而嗅觉特别灵敏,最适合在现场协助搜寻毒 品。而日常随领犬员在街道巡逻的警犬则多是德国都柏文及狼狗,它们体型高大但服从性高,有需要时会被指示追捕或紧缠疑犯,有时更会负责搜寻证物,甚至在谋 杀案中找寻尸体。 训练及执勤
现在我们惯称负责警犬的警员为「领犬员」,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六、七十年代领犬员的正式官方职衔是「御犬师」。新加入警犬队的成员会以师徒制的形式,紧随资 深导师学习指令犬只的技巧。每位领犬员会被分配一只幼犬。待领犬员和狗只建立良好关系后,才开始正式训练。幼犬在九个月至一岁之间开始受训,以一对一形式 由领犬员负责训练。 领犬员的更份是由各警区自行编排,工作时间和一般军装警员相同,但领犬员除了每天有一小时用饍外,会有另外一小时为警犬准备狗粮、喂食和为狗只清洁等工 作。如狗只病了,要带它看兽医和负责喂药。 一九六九年八三年在警犬队工作的黄业华指出:「虽然警犬为警队所拥有,但当某一只警犬分配给我的时候,我便成为它的唯一施令者,会训练它只听从我的指令, 而我对它也要负上全部责任,一人一犬之主仆关系是我们的工作理念。」 本栏再次推出由警务处退役同僚协会资深会员提供资料,香港大学犯罪学中 心何家骐博士和朱耀光博士撰写,有关香港警政历史变迁过程,与读者分享,今期提供资 料的前辈为黄业华。 ![]()
|
|||
<<返回新闻>> <<返回页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