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庭生活教育系列
有效的親子溝通



0 張相片




要真切了解孩子,並與他們建立和諧關係,有效的親子溝通絕不能少。那麼,何謂溝通?溝通是人與人之間,透過語言、文字和身體語 言等媒介,作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以求達成思想的一致和感情的通暢。

有效的親子溝通建基於家長適當的溝通態度。與孩子的互信,真誠、關愛的溝通,可讓家長更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家長應接 納及尊重孩子的想法,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孩子才會樂意跟父母溝通。但更重要的是,家長應站在孩子的角度與其溝通,讓孩子感受到被尊 重,並讓自己更明白孩子的感受及想法。

除適當的態度外,家長亦須熟習以下「親子溝通五式」,以建立更有效的親子溝通:

(一) 先思考,後表達:向孩子表達前,要先想清楚自己想表達甚麼及應如何表達。假設孩 子承諾五時回來,但到了六時、七時還未見他,你愈來愈擔心,怕他遇到意外。 終於,他在七時半到家了。你焦慮的感覺還未平復,於是劈頭第一句便罵:「你怎麼搞的?這麼遲才回家。以後也不讓你跟朋友外出......」等一等,其實你 想表達的是對他的關心,但由於太著緊,一出口便變成責罵。若你能「停一停,想一想」,便能更準確地運用「我」的信息表達心情,如「我很擔心你,下次遲到的 話,先打電話給我」,孩子便更能感受到你的關心,同時更能幫助他改變壞習慣。

(二) 正面表達:若能得到上司的讚賞,即使如何辛苦,相信你仍能維持工作動力。同樣 地,孩子亦渴望被父母欣賞和讚美。讚美孩子時要誠摯地讚賞,切不可一邊忙著做 家務,一邊說「你真乖」。家長可先放下手上的工作,微笑地望著孩子,具體地讚美他做得好的地方或努力,加上一個鼓勵的眼神或擁抱,便能使孩子持續好行為。

(三) 積極聆聽:即正確地解讀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並描述出來。「五到」是積極聆聽的最 好方法:眼到 - 望著孩子,留意他的表情及其他身體語言;耳到 -專注 聆聽孩子的說話;心到-細心聆聽及觀察,並設身處地去感受;口到 -以孩子的想法及感受作回應;身到 -拍拍孩子或給他 一 個擁抱作鼓勵。

(四) 有效指令:試想像你的孩子正聚精滙神地玩積木,你在他背後說:「你可否立即收拾 玩具,去洗澡,然後做功課?」相信在這情況下,很多孩子都未能做到。要孩子 服從,在給予指令前,要確定孩子注意你。另外,指令要正面、簡短、明確。必要時,可給予預告及訂定合理的後果。用以上的情境為例,家長應先走到孩子面前, 喚孩子的名字,然後對他說:「五分鐘後要收拾玩具」。當他做到時,讚賞他,然後指示他去洗澡。

(五) 一致:你有否見過一些家長被孩子拍打時,笑著叫他不要打?這種語言和非語言表達 不一致的情況,其實很難令孩子掌握到家長真正的信息。此外,父母一致的態度及要求亦有助於傳遞清晰、明確的想法及指令予孩子,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建立適當的 行為表現。

協康會教育心理學家周映君撰文
人事服務及職員關係科福利服務課供稿

(編按: 協康會青葱計劃致力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多元化的專業訓練服務。有興趣之家長請瀏覽該會網址:http://slp.heephong.org/

  • 只有中文版




<<返回特 寫>> <<返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