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情緣騙案種類多!假冒專才、投資詐騙、援交勒索如何防範?

電話騙案手法示意圖

趨勢

隨着社交媒體與交友平台的興起,越來越多人選擇在網上尋找愛情,然而這種虛擬的接觸方式亦成為騙徒的溫床。所謂「網上情緣騙案」(Romance Scam),是指騙徒透過偽裝成「理想伴侶」,以建立虛假的戀愛關係為手段,博取對方信任後進行金錢詐騙。根據香港警方的統計,情緣騙案近年持續上升,受害人年齡層遍佈20至70歲,不論男女皆可能中招。以下將詳細分析數種常見的網上情緣騙案種類,讓公眾提高警覺,避免墮入愛情陷阱。

一、跨國戀愛型:假冒外籍專才或軍人

這是最常見的情緣騙案類型之一。騙徒通常冒充外籍人士,如軍官、石油工程師、醫生或企業家,聲稱正在海外工作或服役,無法面見對方。他們會用溫柔體貼的言語攻勢迅速建立情感聯繫,一段時間後以各種藉口索取金錢,如航班被取消、被困邊境、項目資金周轉困難、送禮物需支付稅金等。

真實案例:

根據香港警方報導,一名退休女士在Facebook上認識一名自稱駐阿富汗軍官的男子,對方每日以愛語攻勢打動她。幾個月後,男子謊稱寄了一批金條與禮物來港,需支付清關費與保安費。該名女士前後匯款超過200萬港元,最終才發現對方失聯。

《警聲百二秒》截圖。
《警聲百二秒》截圖。

二、假App投資型:戀愛包裝下的投資陷阱

此類騙案結合虛假戀愛與投資詐騙,騙徒會在建立感情關係後,以「照顧你未來」、「一齊賺錢」為理由,推薦受害人下載虛假的投資App(例如虛構加密貨幣、股票交易平台),並初期讓其「獲利」。當受害人投入更多資金後,該平台便會無法提現或直接關閉。

特點:

  • 使用假網站或App;
  • 先少額回報取信;
  • 最終誘騙大量資金投放。

香港案例參考:

2023年有報道指一名中年女子在Telegram群組認識一名「股票專家」,兩人發展為「網上情侶」後,男子介紹她進行虛假投資,最終損失超過300萬港元。

《警聲百二秒》截圖。
《警聲百二秒》截圖。

三、援交變勒索型:戀愛關係下的色情騙局

騙徒會在交友平台或社交媒體假扮年輕異性,並以「援交」「包養」為誘餌,邀請受害人進行裸聊或分享私密影片。一旦對方落入圈套,便會遭受勒索,要求支付「封口費」,否則威脅將影片散佈給親友或公開網絡。

常見勒索手法:

  • 錄製裸聊影片
  • 假冒律師或警察
  • 偽造截圖威脅散播

警方建議:

任何網上要求進行脫衣、裸聊、傳送私密影像的對話均應立即終止,並保留對話記錄報警。

四、結婚承諾型:承諾婚姻換取金援

騙徒會在交友平台上長期經營戀愛關係,甚至與受害人談及結婚、移民、置業等人生規劃,博取信任後以籌備婚禮、支付結婚文件費用、買樓首期等理由要求匯款。由於感情基礎長時間經營,受害人難以察覺異樣。

香港真實個案:

一名60多歲的婦人曾報稱與一名「英國工程師」網戀近兩年,對方承諾來港與她結婚,要求她借錢協助完成一宗項目,並聲稱其來港需支付法律手續費。該名女士損失逾150萬港元。

五、假冒明星型:利用偶像光環行騙

騙徒冒充知名藝人、網紅或KOL,聲稱自己為「私帳」,不能公開戀情,並以「不想你當我粉絲,只想你當我愛人」為由博得信任,繼而要求受害人資助某些「保密活動」、購買虛構商品,甚至轉帳以「支持我的演藝事業」。

辨別方法:

  • 明星不會私下主動聯絡陌生粉絲
  • 沒有經紀人或官方渠道的對接為高風險。

如何防範網上情緣騙案?

1. 警惕未見面就談感情的人:短時間急速建立關係,往往是騙局開始的信號。

2. 拒絕金錢往來:不論多愛你的人,一旦談到錢,就要提高警覺。

3. 檢查對方身份:可利用網上圖片反搜工具(如Google Images)查證頭像真偽。

4. 多與親友商量:旁觀者往往能看清局勢。

5. 使用「防騙視伏器」核查:可透過香港警方防騙網站核實平台與可疑帳戶。

6. 遇可疑情況,致電18222防騙易熱線查詢。

常見問題 FAQ

Q: 什麼是網上情緣騙案?

A:

  • 網上情緣騙案(Romance Scam),是指騙徒透過社交平台、交友App、遊戲社群等認識受害人,偽裝成專業人士、軍人、醫生、投資顧問等形象,與受害人建立虛假的情感關係,然後以各種理由誘導對方匯款或參與虛假投資。
  • 在這過程中,騙徒不會立即提出金錢要求,而是先營造愛情、信任與未來幻想,待對方全然投入後,再開始行騙,因此也被稱為「殺豬盤」,即「先養肥再宰」。

Q: 如何防範網上情緣騙案?

A:

  • 1. 提高懷疑精神
  • 2. 不要提供個人資料與金錢,更不能借帳戶給對方轉錢(或成清洗黑錢共犯)
  • 3. 進行反向圖片搜尋
  • 4. 與親友商量戀情進展
  • 5. 若發現對方不願你對外透露交往事實,是極大警號
  • 6. 如懷疑受騙,及早報警或聯絡香港警方18222防騙易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