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特寫
簡訊
圖片專輯
健康生活
康體消息
福利版
讀者來函
English Version
中文版警聲主頁
警務處主頁
昔日警聲
情緒智能與培訓

據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於一九九五年出版的《情緒智能》(Emotional Intelligence)中所言,當時尚未有情緒智能的測驗,而該書的原文未有提過Emotional Quotient這兩個字。這書出版後,受到極高的評價和歡迎,為了表示它崇高的地位,人們便把情緒智能(簡稱EQ)與傳統的智力商數(即Intelligence Quotient (IQ))看齊。其後數年,世界各地有不少學者以情緒智能為主題,出版了很多不同科目的書籍如管理、推銷、創業、人際、心理、家庭和教育等。

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彼得.沙洛維(Peter Salovey)為情緒智能下了一個廣為學者接納的定義,他將情緒智能分為五個主要部分:

(一)了解自己的情緒
(二)管理自己的情緒
(三)克制衝動
(四)認知別人的情緒
(五)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培訓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它可加速機構的成長、增加員工的知識和技巧以及培養歸屬感。培訓人員不單要不斷學習自我成長,更要在個人的情緒智能上力求進步,因為情緒智能與培訓效果息息相關。

了解自己的情緒
你了解自己的情緒嗎?你知道自己何時會情緒高漲嗎?你如何表達自己的喜悅、憤怒和悲傷呢?

我們應多注意自己的情緒,因為這是情緒智能的基石。其實要為情緒兩字下一定義,實在殊不容易,心理學家與哲學家經過百年的討論也未能取得共識。《牛津英語字典》將情緒解釋為:「心靈、感覺或感情的激動或興奮的心理狀態」。人類的情緒變化多端,語言文字也無法一一盡錄。簡單來說,人的情緒可以分為正面和負面,包括:快樂、愛慕、悲傷、憤怒、恐懼、驚訝、厭惡及羞恥。以上各類情緒可再細分為數百種不同程度及混合的情緒。

管理自己的情緒
我們要先了解自己的情緒,才可加以管理。如果在發怒前的一刻,知道自己的怒氣將要爆發,我們就有機會以理性帶領自己離開導火線,或以更好的方法將憤怒的情緒適當地表達。在訓練的過程中,培訓人員總有可能遇上一些有學習困難或問題的學員,若我們能及早知悉自己的情緒,如憤怒和失望等,便有更多時間和機會處理問題,以免因個別學員而影響整體學習氣氛和自己的表現。

情緒智能其餘三個部分將於下期刊登。

(以上資料由訓練發展課警察訓練主任龔柏成提供。)





〈〈 返回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