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刷單賺佣金?小心血本無歸 刷單騙局手法大公開!

電話騙案手法示意圖

趨勢

「刷單」原本是一種違反電商規則的灰色操作,意指假裝購買商品來提高店舖銷量與好評,影響平台演算法排序。在騙徒手中,「刷單」則被改造成一種誘導受害人「先付款、後返利」的詐騙手法。

這類騙案通常以「高回報網上兼職」為包裝,聲稱只需透過電腦或手機完成簡單下單流程,即可獲得佣金回贈。但實際上,受害人在「預付款」後不但收不到商品,亦無法取回本金與佣金,甚至被誘導繼續投入更大金額。

《警聲百二秒》截圖。
《警聲百二秒》截圖。

一、刷單騙案的五個騙局階段

1. 招攬階段:以高收入廣告吸引眼球

騙徒通常透過社交平台(如Facebook、Instagram、Telegram)或招聘網站發布吸引性廣告:

  • 「手機操作,簡單刷單,日賺$500」
  • 「學生、主婦皆可做,工時彈性」
  • 「全自動操作,不用面試」

有時會偽裝成「淘寶刷單」、「蝦皮任務員」、「抖音流量專員」等,令人誤以為是正當工作。

2. 聯絡階段:誘導加入「任務平台」

一旦有應徵者回應,騙徒會快速轉移至WhatsApp、Telegram等私訊軟件聯絡,並引導加入虛構的刷單平台或App。這些平台設計專業,介面與真實購物網站相似,有用戶帳戶、任務清單、數據統計等功能。

3. 引信階段:以小額回報建立信任

初期,受害人會獲分派小額任務,例如購買虛擬商品HK$100,騙徒會如期退還本金,並額外支付HK$10~HK$20作佣金。這一步的目的,是建立信任感與「刷單可賺錢」的錯覺。

4. 加碼階段:大額任務引發損失

之後,平台會安排所謂的「高回報任務」,如需先行支付HK$1000、HK$3000、甚至HK$10,000來「解鎖任務」,並聲稱返利可高達15%。當受害人付款後,平台會故意出現以下情況:

  • 「系統出錯,帳戶被凍結」
  • 「任務尚未完成,需再購一筆解鎖」
  • 「需繳交保證金/稅金/處理費才能提現」

此時受害人往往已投入大量資金,為了追回成本,不斷追加付款,形成惡性循環。

5. 收網階段:平台關閉、騙徒失聯

當受害人無力再支付,或質疑對方意圖時,騙徒便會迅速封鎖聯絡、關閉平台或轉換身份,令受害人求助無門。部分騙徒甚至會威脅事主不得報警,聲稱其「參與非法交易」,以恐嚇令其噤聲。

二、刷單騙案的常見特徵與警號

刷單騙案通常以「低門檻、輕鬆賺錢」的假象吸引受害者,以下是一些常見刷單騙案特點:

1. 過份吸引的回報

短時間內承諾高額報酬,甚至日入數千元,與市場行情明顯不符。

2. 要求「預付款」

無論藉口是購買商品、保證金、平台激活費,只要未賺先付錢,就應引起高度警覺。

3. 平台無法查證來源

所謂的「任務平台」多無官方網站,App並非來自Google Play或Apple Store,而是第三方鏈接下載。

4. 只透過私人渠道聯絡

騙徒避開公開平台,只在Telegram、WhatsApp等進行一對一溝通,難以追蹤。

5. 拒絕面對面溝通或正式合約

所謂公司不接受面談、不提供合約,也不會在香港註冊公司名稱下營運。

三、真實案例分享(香港)

案例一:學生刷單蝕掉學費

根據香港警方2023年報告,一名大學生在Telegram上應徵刷單兼職,最初成功獲利數百元,後被引誘進行「VIP任務」,累計投資逾HK$30,000,最終平台失聯,血本無歸。

案例二:主婦刷單陷入網貸漩渦

一名失業家庭主婦為支付大額任務費用,向財務公司借貸,結果不但無法回本,還背負巨額債務。警方介入後證實該平台屬虛假網頁,與電騙集團有關聯。

警聲百二秒|網上刷單騙案情景演繹

《警聲百二秒》截圖。
《警聲百二秒》截圖。
內容簡介

無綫電視與香港警務處公共關係部合作製作的節目《警聲百二秒》第32集中,TVB藝人林正峰(Niklas)與王菲(Fei Wong)透過情境模擬,演示了網上求職騙案的常見案例。劇情提到,Niklas正在從事「網絡打手」的初級任務工作,任務佣金亦已成功轉入其戶口。身為金牌派單員的王菲隨即遊說他繼續進行更高階的「高額刷單任務」,要求他在指定購物平台購買貨品,為賣家提升好評。騙徒聲稱,買入金額的10%會作為佣金發還,只需將款項存入指定帳戶即可。簡單來說,即是要Niklas以15萬元購買10部手提電腦,事成後便可連本帶利取回16.5萬元,輕鬆賺錢。

正當Niklas因資金不足而猶豫,準備向朋友或家人借錢時,警方現身及時阻止,並提醒這是一宗典型的求職騙案。騙徒以聘請「網絡打手」為名,實際上是誘騙受害人進行購物平台刷單,並承諾可獲佣金回報。受害人初期確實能收到小額酬勞,但其實騙徒只是「放長線釣大魚」,最終誘使對方進行大額交易。一旦受害人轉帳,騙徒隨即消失,而所謂購買的貨品也不會出現。

警方指出,求職者在尋找兼職時,對聲稱「容易賺快錢」的招聘應格外警惕,尤其是那些在上班前就要求預先支付款項的工作,更需提高警覺。此外,此類騙案甚至可能連所使用的平台都是偽造的。市民如有懷疑,可利用「防騙視伏器」查證資訊,或致電防騙易熱線18222查詢。

四、如何有效防範刷單騙案?

✅ 記住:所有需先付款的兼職都是高危

正當工作應該是「做完才收錢」,不應要求求職者投入資金。

✅ 查詢公司背景與平台合法性

若聲稱來自某購物平台或大型公司,可直接向該公司客服查詢是否屬實。

✅ 保留所有紀錄與證據

包括對話截圖、平台頁面、匯款記錄等,以便報案時使用。

✅ 如有懷疑,立即停止操作並報警

可致電香港警務處防騙易熱線:18222,或使用「防騙視伏器」檢查對方資料。

防騙視伏器的功能

一站式詐騙陷阱搜尋

「防騙視伏器」是一個集成多種功能的搜尋器,市民在遇到可疑來電、網購賣家、交友邀請、招聘廣告或投資網站時,可在該平台輸入相關資料,如平台帳戶名稱或號碼、收款賬戶、電話號碼、電郵地址、網址等,以評估詐騙及網絡安全風險。

資料來源多元

該搜尋器的資料和評級來自多個來源,包括市民向警方的報案資料、機構提供的資料(如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等)、可疑電話號碼舉報資料庫(HKJunkCall),以及資訊安全公司的資料庫和實時分析評分。這確保了資料的廣泛性和可靠性。

警聲百二秒II|第3集 升級視伏器

《警聲百二秒》截圖。
《警聲百二秒II》截圖。
內容簡介

在無綫電視與香港警務處公共關係部聯合製作的節目《警聲百二秒II》第3集中,TVB藝人鄧智堅(Eric)、曾展望(GM)和程浩駿(Hellston)以情景演繹,演示了警方防騙視伏器的用法。劇情描述Eric某天接到了可疑的來電,幸好他的電話有下載防騙視伏App,程式內有可疑來電提示功能,會自動將來電與資訊庫作比對,如果發現潛在的安全風險,會即時發出訊號提醒你,用戶可以自己選擇接聽與否。

另外,騙徒A(GM飾)致電Hellston欲進行電話詐騙,訛稱對方已中獎,點擊連結即可領取大獎10萬元。不過原來Hellston也是騙徒,而且早有準備,利用了防騙視伏App的可疑網站偵測功能,自動將網站與資料庫作比對,如果檢測到潛在安全風險,就會即時發出通知提醒,讓你安心瀏覽網頁。除此之外,防騙視伏App內設有公眾舉報平台,當用戶發現可疑網站和電話號碼,可以利用這個功能舉報,經分析和核實後資料會拼入資料庫,讓所有用戶作可疑來電警示和可疑網站偵測功能之用。

常見問題 FAQ

Q: 什麼是刷單騙案?

A: 「刷單騙案」,其實是利用「預付款返佣」的假任務,套取受害者金錢,最終不但血本無歸,甚至可能陷入債務深淵。

Q: 如何防範刷單騙案?

A:

  • 任何「需先付款」的兼職都是高風險
  • 使用第三方App進行交易請先查明背景
  • 刷單並非正當行為,本身已違反平台政策
  • 可致電香港警務處防騙易熱線:18222,或使用「防騙視伏器」檢查對方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