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骗手法
警方呼吁
为提高全港市民打击洗黑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的意识,财富情报及调查科自2021年11月起推行一项名为「守户者联盟 Project AccFencers」的反洗黑钱宣传计划。
「守户者联盟Project AccFencers」中的「Acc」取自户口的英文「Account」,「Fencers」则包含剑击比赛中攻防兼备之意。透过计划,财富情报及调查科希望能鼓励不同业界及市民组成「联盟」,积极联手合作打击洗黑钱活动,使香港继续成为世界上其中一个最安全及稳健的国际金融中心。
于2023年,「守户者联盟」再次出动,为加深市民对洗黑钱罪行的了解,由财富情报及调查科特别设计的三只吉祥物,分别名为「唔租」、「唔借」及「唔卖」,将继续提醒市民切勿租借或出售银行户口,以防户口被操控作非法用途。
另外,资深女演员许思敏亦再次获邀宣传是次「反洗黑钱月」,她于电视处境剧饰演伊沙贝拉群(群姐、Isabella)而备受瞩目,继她破格演绎饶舌歌曲以提醒市民勿堕洗黑钱陷阱后,我们亦举行了一场迷你音乐会以答谢粉丝支持。
2023「守户者联盟」活动
由2023年1月9日至2月17日,警方透过推动社群参与及业界参与,为大家准备了不同宣传活动,向各区市民宣传打击反洗黑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的讯息,加强大家对洗黑钱的法律上认知。
财富情报及调查科和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根据情报,发现一个本地犯罪集团营运一个手机赌博应用程式,并招揽傀儡开立银行帐户以收受赌注和清洗黑钱。自2019年7月起,犯罪集利用最少51个本地传统和虚拟银行户口收受至少7,750万港元的赌款,以及处理合共逾2亿4千万港元的怀疑犯罪得益,包括来自网上投资骗案、假冒官员电话骗案和网购骗案的骗款。经深入调查后,财富情报及调查科和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于2022年12月14和15日采取代号「翔剑」的拘捕行动,突击搜查一个商业大厦内的营运中心及港九新界多个处所,以「串谋收受赌注」、「串谋洗黑钱」及「洗黑钱」等罪名拘捕22人,检获超过600万港元现金、12部电脑、50部手机及2部名贵房车。
想进一步了解案情,可click入以下片段。
财富情报及调查科根据情报,发现一个本地犯罪集团招揽傀儡开立银行帐户,自2022年3月起,利用最少104个本地虚拟银行户口处理合共超过港币1亿6千8百万港元的怀疑犯罪得益,包括来自刷单骗案、网购骗案、投资骗案及网上情缘骗案的骗款。经深入调查后,财富情报及调查科于2022年12月5日采取代号「致远」的拘捕行动,突击搜查一个工业大厦内的营运中心及港九新界多个处所,以「串谋洗黑钱」及「以欺骗手段取得财产罪」等罪名拘捕13人,检获多部智能电话、电话卡及银行卡。
想进一步了解案情,可click入以下片段。
财富情报及调查科根据情报,发现有非法集团透过设立海外赌博网站,提供网上赌博服务,并透过社交网站招揽赌客。集团以金钱报酬招揽傀儡开立银行帐户,自2022年4月起,利用最少25个本地虚拟银行户口处理合共超过4000万港元的怀疑犯罪得益。经深入调查后,财富情报及调查科于2022年10月19日采取代号「弹丸」的拘捕行动,以「串谋洗黑钱」等罪名拘捕7人,检获大量手提电话、电脑、银行卡等。
想进一步了解案情,可click入以下片段。
自2019年六月开始,有一个众筹平台以支持示威活动为名义,积极向公众筹款,并声称筹得资金会用于反修例示威活动有关事情上。警方调查后发现,该众筹平台筹集到的资金会流入一个私人公司银行户口,而该户口总共收到超过港币八千万。
帐户分析发现于筹得的八千万中,只有约四十五万用于反修例示威活动或人物相关用途,其余筹得的资金被发现作私人用途,而绝大部份最后更被人尝试以本票方式提走。因此,警方有理由相信该众筹平台涉及洗黑钱活动,于2019年12月以处理已知道或相信为代表从可公诉罪行的得益的财产罪名拘捕三男一女,并冻结约其中两名被捕人士约港币七千万犯罪得益。由于该两名被捕人士分别于2020年及2021年先后潜逃离开香港,警方因此根据香港法例455章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第八条,向高等法院申请充公其有关财产。经过法庭聆讯之后,于2022年9月高等法院原讼法庭正式颁下裁决,将接近港币七千万犯罪得益充公。
想进一步了解案情,可click入以下片段。
虚拟交易 (收款要睇真,免惹祸上身!)
犯罪集团会招揽市民在多间银行开设户口,声称作虚拟货币交易用途并提供报酬,要求户口持有人协助收取来自不同人士的转账,然后透过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购入虚拟货币,再存入指定虚拟货币钱包。实则资金来源为可公诉罪行的得益,银行户口被用作清洗黑钱。
求职陷阱 (以为揾快钱,实则洗黑钱!)
犯罪集团会在网上社交平台发布帖文,标榜可以「揾快钱」,实为诱使求职者提供其银行户口作傀儡户口协助洗黑钱。过往案例显示有部分帖文称「包食包住」,实则求职人士被犯罪集团禁锢于酒店多日,期间其银行户口被用作清洗黑钱。求职人士须提防此类陷阱,以免误堕法网。
明买明卖 (安全不犯法?一定负刑责!)
犯罪集团在网上社交平台发布帖文利诱市民出租或卖银行户口,并标榜「安全不犯法」,实则利用其银行户口作傀儡户口清洗黑钱。另外,其个人资料亦有机会被不法分子作其他非法用途。
网上情缘 (讲心不讲金,讲金要小心!)
骗徒透过社交平台结识受害人后,发展成为网上情侣关系,取得受害人信任后要求受害人协助开立银行户口,声称作投资用途,实则该银行户口被用作清洗黑钱。
根据香港法例,清洗黑钱及恐怖分子融资均属刑事罪行。根据《贩毒(追讨得益)条例》(第405章)以及《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第455章)的规定,任何人如知道或有合理理由相信任何财产(包括金钱)是贩毒或可公诉罪行得益而仍处理该财产,该人便干犯清洗黑钱罪行。根据《联合国(反恐怖主义措施)条例》(第575章)的规定,任何人知道或怀有提供或筹集财产以作出恐怖主义行为的意图,即属犯罪。
根据《贩毒(追讨得益)条例》(第405章)及《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第455章)第25(1)条的规定,洗黑钱是一项罪行,如有人知道或有合理理由相信任何财产全部或部分、直接或间接代表任何人的贩毒或可公诉罪行得益而仍处理该财产,即属犯罪。最高刑罚为罚款港币5,000,000元及监禁14年。
按照下列《联合国(反恐怖主义措施)条例》(第575章) (下称条例)的条文,如任何人作出以下行为,即属犯罪:
最高刑罚为罚款及监禁14年。
条例由2011年1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按照条例第6条的规定,保安局局长获授权冻结恐怖分子或与恐怖分子有联系者的人的财产。按照条例第14条的规定,任何人明知而违反第6(1)条所指的通知,或违反第6(7)条所指的规定,即属犯罪。
请登入此连结浏览电子版香港法例,更详尽参考这些法例的条文。
请登入此连结浏览联合财富情报组刊物。
请登入此连结浏览联合财富情报组有关定罪人数及充公资产的统计资料。
请登入此连结浏览联合财富情报组网页有关可疑交易报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