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聲

1 張相片

為提升人員對國民身分的認同感,服務質素監察部聯同國家安全處及警察中國文化學會合辦《心繫家國‧守護國安》中文寫作比賽。比賽反應踴躍,共有411名分別來自正規、輔警及文職人員參與,參賽作品接近200份。


中國文化研究院邱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中文歷史學系副系主任陳學然教授及警察中國文化學會名譽副主席謝裕寧擔任評審,選出冠、亞、季軍及十名優異獎得主。得獎名單及作品已上載於警隊「提升國民身分認同」網站,以供閱讀。


服務質素監察將繼續推出提升國民身分認同的活動,詳情請留意上述網站及警察告示欄。


冠 《國安賦》 作者:警員姚婷婷


巍巍神州,赫赫炎黃。山河錦繡,源遠流長。邦之固者,民之所望;國之安者,心之所向。吾輩生於斯土,長於斯疆,血脈相連,豈容踐踏與毀謗?故當心繫華夏,誓以赤誠;衛吾國安,義不容辭。


觀夫中港之安,非獨金湯之固、人民之眾、甲兵之強。實乃根本之所在,命脈之所藏。政通人和,社稷之基磐石;由治及興,民生之福所倚。文化博大,精神之脊堅挺;科技創新,未來之翼翱翔。風調雨順,萬家燈火璀璨;邊疆穩固,萬裡旌旗蔽日。此皆國安之棟樑,缺一則傾危,損一即成疾。


然則黑暴湧動,暗處豺狼。或竊國於無形,或惑眾於虛妄;或亂港於邊釁,或擾序於蕭牆。凡此種種,意在敗吾根基,亂吾朝綱。吾儕豈能高枕,焉可迷惘?當如醒獅之警覺,洞若觀火;效磐石之堅固,不可轉移。


是以護港之道,首在人心所向,眾志所成。居廟堂之高,則運籌帷幄,執法嚴明;處香江之遠,則明察秋毫,謹言慎行。國家機密,絕口不道,防微杜漸;網絡空間,洞燭其奸,驅散港賊。見可疑則告發,遇危難則挺身。護我華夏安寧,揚我港警威武。青年勇為,砥礪家國情懷;警民攜手,鑄造鋼壁長城。


嗟乎!國安如鼎,三足共峙。心繫則情切,甘灑熱血;守護則志堅,何懼港毒?願吾同儕,長懷憂患之念,永葆赤子之誠。同心戮力,護此金甌永固;眾志一心,保我華夏長青!看東方既白,國泰民安,共襄盛世之宏景;河清海晏,永享香江之太平!


亞 國旗下的赤子心 作者:警署警長康偉民、警長梅劍昇、警員羅淑芬和馬駿杰


維多利亞港的晨波輕撫著紫荊花影,太平山巔的朝霞映照著五星紅旗的光芒。身為香港警隊一員,我每日見證這片繁榮安寧,深知這正是國家安全最生動的註腳。每當整理制服,指尖觸及警帽上那枚閃耀的警徽,便感受到其中躍動的赤子之心—那是黃河長江哺育的忠誠,是五千年文明淬鍊的丹心。


記憶總會回到黃竹坑警校那個莊嚴的清晨。當鏗鏘的誓詞與雄壯的國歌交織迴盪,我頓悟警徽上紫荊花永不凋零的奧秘:那是十四億同胞以血肉築就的鋼鐵長城在呵護。猶記黑暴肆虐之時,目睹暴徒玷污國旗的瞬間,我們毫不猶豫以血肉之軀築起護旗長城。那一刻,我們守護的不僅是一面旗幟,更是中華民族不可侵犯的尊嚴。


愛國愛港,於我們從不是空洞的口號。它化為日常的堅守—在街角多停留一刻聆聽市民心聲,在執勤時多付出一分耐心解釋法理。金紫荊廣場上,我常駐足仰望國旗,任憑伶仃洋的海風拂面,耳畔彷彿迴響著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今日我們何其榮幸,能以法律為盾、以專業為矛,守護這片來之不易的和平熱土。


請祖國放心!香港警隊定當以忠誠鑄就金盾,用熱血澆灌紫荊。讓東方之珠永遠綻放絢麗多彩,在祖國南海之濱譜寫新的傳奇。


季 《我們 • 香港警察》 作者:總督察趙崇熹

獅子山麓風物依舊,見證家國血脈相連。

電車軌道蜿蜒如脈,歷經時代百年變遷。

無數愛國愛港的香江兒女,

其情懷如老榕樹,根深蒂固;

其信念如六角形火山岩柱,棱角分明;

我們砥礪其中,誠如樑脊。


我們無畏無懼,胸懷家國,

於歲月浪濤中竭力維護國家安全。

我們肩負警徽,心懷使命,

赤誠之心繫於祖國,歷久彌新。


在霓虹燈影與市井煙火交織之街巷中,

我們櫛風沐雨,

日夜穿梭鬧市每一角落,

堅定守護每家每戶安寧。

我們萬眾一心,

保衞我們深愛的港灣 ——

此乃「忠誠勇毅 心繫社會」最擲地有聲的踐行。


這份忠誠,是對國家所託的莊嚴承諾;

這股勇毅,是守護獅子山下萬家燈火的錚錚鐵骨。

社會動盪之時,

我們臨危不懼、恪盡職守;

歷經「由亂到治」的驚濤駭浪,

我們堅守信念、以法為依;

共築「由治及興」的穩固根基。



● 只有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