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聲

九月三日,警務處處長率領一行十五人的警隊代表團,隨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團前往北京,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大會(九三閱兵)。代表團中,包括「70後」的新任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警署警長梁俊傑,以及「00後」警隊暑期實習生曾梓軒。兩人至今仍對閱兵場景記憶猶新:徒步方隊以整齊劃一的正步通過觀禮台,無論從哪個角度觀看,隊伍始終保持筆直;即使閉上雙眼,也能聽到鏗鏘有力的步伐聲,展現出中國軍人的威武氣勢。


談及最感動的一刻,48歲的梁俊傑坦言,能夠身穿警隊制服參與九三閱兵,是他莫大的榮耀。「國家首次安排特區紀律部隊成員身着制服參加閱兵,在天安門廣場高唱國歌、行中式敬禮的那一刻,我激動得落下男兒淚,深刻感受到這套制服與國家之間的緊密連繫。」


梁俊傑指出:「受閱軍人展現了寸土不讓的決心,國產先進武器體現了科研人員艱苦奮鬥的成果。這一切都是抗戰精神的見證,也是無數先輩用生命換來的成就。」


作為警務人員,梁俊傑認為守護國家和市民是自己一生的使命,而這次閱兵讓他更加感受到肩上的責任重大。「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國無防不立,民無防不安』,作為員佐級協會主席,我將積極與同事和市民分享這次的所見所聞,傳遞這份信念。」


同樣希望肩負起弘揚愛國精神責任的,還有20歲的曾梓軒。他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理學士課程三年級,既是黃大仙少年警訊領袖,也是今年警隊公共關係部的暑期實習生。他透過保安局青少年制服團隊領袖論壇的推薦,參加青年國安大使培訓計劃後,成為代表團的一員。


曾梓軒表示,這次閱兵是一堂難忘的愛國教育課:「親眼看到導彈發射車、坦克和裝甲車從面前駛過,那種震撼難以言喻。我們這一代雖然沒有經歷戰亂,但通過新聞深知世界並不太平。慶幸自己生在一個和平的國度,沒有強大的國家實力,就無法守護今天的太平—弱國無外交。」


曾梓軒認為,閱兵既是國家硬實力的展現,也是民族軟實力的彰顯。中國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許多士兵與我年齡相若,他們將青春和汗水奉獻給國家,日夜守護我們的安全。這激勵我回到香港後,積極履行青年國安大使的職責,將國家觀念傳遞給更多同齡人,並向國際朋友講好中國香港的故事。」


這場閱兵讓兩代人深刻明白,國家的強盛是安全的基石,而愛國精神的傳承是民族復興的動力。梁俊傑表示:「我將堅守守護國家、保護市民的使命,並將經驗和愛國精神傳遞給下一代,延續這份責任與榮耀。」曾梓軒則鼓勵同輩:「愛國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應化為實際行動。我們要盡好本分、努力學習,未來積極投身國家發展。『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成為祖國的希望,讓國家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中,成為世界的穩定力量。」


梁俊傑(左)與曾梓軒表示參與九三閱兵後回港,會積極向青少年傳揚守護國家的精神。
梁俊傑(左)與曾梓軒表示參與九三閱兵後回港,會積極向青少年傳揚守護國家的精神。
梁俊傑(左)與前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於天安門廣場親身見證國家強盛。
梁俊傑(左)與前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於天安門廣場親身見證國家強盛。
曾梓軒親歷九三閱兵,令他體會到國家軍事力量的強大。
曾梓軒親歷九三閱兵,令他體會到國家軍事力量的強大。

 

《警聲》編輯委員

公共關係部總警司 梁仲文(主席)
公共關係部高級警司(傳媒聯絡及支援) 吳翠婷
公共關係部首席新聞主任(宣傳及刊物) 張雅輝
公共關係部高級督察(傳媒關係) 黃俊維
港島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許育芙
東九龍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羅啓賢
西九龍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吳倩儂
新界南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麥嘉寶
新界北總區助理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陳潤華
水警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李佩嫻
人事部高級督察 麥慧君
警察學院高級督察 張榮芳
警察牌照課高級督察 李靜敏
行動部總督察 何世康
資訊系統部總督察 林浩銘
反恐專責組總督察 利子津
投訴及內部調查科總督察 董曦雯
國安處高級督察
總務及發展組行政主任 余嘉穎

 

編輯部

編輯: 李芷君(2860-6171)
范泳茵(2860-6172)
張僖桐
杜國豪
黃玉麟
攝影: 江智騫(2860-6174)
葉兆奇(2860-6175)
傳真: 2200-4310
地址: 香港灣仔軍器廠街一號
警察總部警政大樓十樓
警隊網址: www.police.gov.hk
電郵: sio-offbeat-pr@police.gov.hk
第1290期截稿日期: 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五日(下午六時前)
第1291期截稿日期: 二零二五年十月九日(下午六時前)


有意投稿的人員請在警察內聯網上《警聲》的頁面參閱投稿須知。


香港警務處公共關係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