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声

九月三日,警务处处长率领一行十五人的警队代表团,随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团前往北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九三阅兵)。代表团中,包括「70后」的新任香港警察队员佐级协会主席、警署警长梁俊杰,以及「00后」警队暑期实习生曾梓轩。两人至今仍对阅兵场景记忆犹新:徒步方队以整齐划一的正步通过观礼台,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队伍始终保持笔直;即使闭上双眼,也能听到铿锵有力的步伐声,展现出中国军人的威武气势。


谈及最感动的一刻,48岁的梁俊杰坦言,能够身穿警队制服参与九三阅兵,是他莫大的荣耀。「国家首次安排特区纪律部队成员身着制服参加阅兵,在天安门广场高唱国歌、行中式敬礼的那一刻,我激动得落下男儿泪,深刻感受到这套制服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连系。」


梁俊杰指出:「受阅军人展现了寸土不让的决心,国产先进武器体现了科研人员艰苦奋斗的成果。这一切都是抗战精神的见证,也是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成就。」


作为警务人员,梁俊杰认为守护国家和市民是自己一生的使命,而这次阅兵让他更加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作为员佐级协会主席,我将积极与同事和市民分享这次的所见所闻,传递这份信念。」


同样希望肩负起弘扬爱国精神责任的,还有20岁的曾梓轩。他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公共卫生理学士课程三年级,既是黄大仙少年警讯领袖,也是今年警队公共关系部的暑期实习生。他透过保安局青少年制服团队领袖论坛的推荐,参加青年国安大使培训计划后,成为代表团的一员。


曾梓轩表示,这次阅兵是一堂难忘的爱国教育课:「亲眼看到导弹发射车、坦克和装甲车从面前驶过,那种震撼难以言喻。我们这一代虽然没有经历战乱,但通过新闻深知世界并不太平。庆幸自己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度,没有强大的国家实力,就无法守护今天的太平—弱国无外交。」


曾梓轩认为,阅兵既是国家硬实力的展现,也是民族软实力的彰显。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中心,「许多士兵与我年龄相若,他们将青春和汗水奉献给国家,日夜守护我们的安全。这激励我回到香港后,积极履行青年国安大使的职责,将国家观念传递给更多同龄人,并向国际朋友讲好中国香港的故事。」


这场阅兵让两代人深刻明白,国家的强盛是安全的基石,而爱国精神的传承是民族复兴的动力。梁俊杰表示:「我将坚守守护国家、保护市民的使命,并将经验和爱国精神传递给下一代,延续这份责任与荣耀。」曾梓轩则鼓励同辈:「爱国不仅是一种情感,更应化为实际行动。我们要尽好本分、努力学习,未来积极投身国家发展。『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成为祖国的希望,让国家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中,成为世界的稳定力量。」


梁俊杰(左)与曾梓轩表示参与九三阅兵后回港,会积极向青少年传扬守护国家的精神。
梁俊杰(左)与曾梓轩表示参与九三阅兵后回港,会积极向青少年传扬守护国家的精神。
梁俊杰(左)与前员佐级协会主席林志伟于天安门广场亲身见证国家强盛。
梁俊杰(左)与前员佐级协会主席林志伟于天安门广场亲身见证国家强盛。
曾梓轩亲历九三阅兵,令他体会到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
曾梓轩亲历九三阅兵,令他体会到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

 

《警声》编辑委员

公共关系部总警司 梁仲文(主席)
公共关系部高级警司(传媒联络及支援) 吴翠婷
公共关系部首席新闻主任(宣传及刊物) 张雅辉
公共关系部高级督察(传媒关系) 黄俊维
港岛总区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许育芙
东九龙总区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罗启贤
西九龙总区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吴倩侬
新界南总区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麦嘉宝
新界北总区助理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陈润华
水警总区训练及职员关系主任 李佩娴
人事部高级督察 麦慧君
警察学院高级督察 张荣芳
警察牌照课高级督察 李静敏
行动部总督察 何世康
资讯系统部总督察 林浩铭
反恐专责组总督察 利子津
投诉及内部调查科总督察 董曦雯
国安处高级督察
总务及发展组行政主任 余嘉颖

 

编辑部

编辑: 李芷君(2860-6171)
范泳茵(2860-6172)
张僖桐
杜国豪
黄玉麟
摄影: 江智骞(2860-6174)
叶兆奇(2860-6175)
传真: 2200-4310
地址: 香港湾仔军器厂街一号
警察总部警政大楼十楼
警队网址: www.police.gov.hk
电邮: sio-offbeat-pr@police.gov.hk
第1290期截稿日期: 二零二五年九月二十五日(下午六时前)
第1291期截稿日期: 二零二五年十月九日(下午六时前)


有意投稿的人员请在警察内联网上《警声》的页面参阅投稿须知。


香港警务处公共关系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