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声

1 张相片

为提升人员对国民身分的认同感,服务质素监察部联同国家安全处及警察中国文化学会合办《心系家国‧守护国安》中文写作比赛。比赛反应踊跃,共有411名分别来自正规、辅警及文职人员参与,参赛作品接近200份。


中国文化研究院邱逸博士、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历史学系副系主任陈学然教授及警察中国文化学会名誉副主席谢裕宁担任评审,选出冠、亚、季军及十名优异奖得主。得奖名单及作品已上载于警队「提升国民身分认同」网站,以供阅读。


服务质素监察将继续推出提升国民身分认同的活动,详情请留意上述网站及警察告示栏。


冠 《国安赋》 作者:警员姚婷婷


巍巍神州,赫赫炎黄。山河锦绣,源远流长。邦之固者,民之所望;国之安者,心之所向。吾辈生于斯土,长于斯疆,血脉相连,岂容践踏与毁谤?故当心系华夏,誓以赤诚;卫吾国安,义不容辞。


观夫中港之安,非独金汤之固、人民之众、甲兵之强。实乃根本之所在,命脉之所藏。政通人和,社稷之基盘石;由治及兴,民生之福所倚。文化博大,精神之脊坚挺;科技创新,未来之翼翱翔。风调雨顺,万家灯火璀璨;边疆稳固,万里旌旗蔽日。此皆国安之栋梁,缺一则倾危,损一即成疾。


然则黑暴涌动,暗处豺狼。或窃国于无形,或惑众于虚妄;或乱港于边衅,或扰序于萧墙。凡此种种,意在败吾根基,乱吾朝纲。吾侪岂能高枕,焉可迷惘?当如醒狮之警觉,洞若观火;效盘石之坚固,不可转移。


是以护港之道,首在人心所向,众志所成。居庙堂之高,则运筹帷幄,执法严明;处香江之远,则明察秋毫,谨言慎行。国家机密,绝口不道,防微杜渐;网络空间,洞烛其奸,驱散港贼。见可疑则告发,遇危难则挺身。护我华夏安宁,扬我港警威武。青年勇为,砥砺家国情怀;警民携手,铸造钢壁长城。


嗟乎!国安如鼎,三足共峙。心系则情切,甘洒热血;守护则志坚,何惧港毒?愿吾同侪,长怀忧患之念,永葆赤子之诚。同心戮力,护此金瓯永固;众志一心,保我华夏长青!看东方既白,国泰民安,共襄盛世之宏景;河清海晏,永享香江之太平!


亚 国旗下的赤子心 作者:警署警长康伟民、警长梅剑升、警员罗淑芬和马骏杰


维多利亚港的晨波轻抚着紫荆花影,太平山巅的朝霞映照着五星红旗的光芒。身为香港警队一员,我每日见证这片繁荣安宁,深知这正是国家安全最生动的注脚。每当整理制服,指尖触及警帽上那枚闪耀的警徽,便感受到其中跃动的赤子之心—那是黄河长江哺育的忠诚,是五千年文明淬炼的丹心。


记忆总会回到黄竹坑警校那个庄严的清晨。当铿锵的誓词与雄壮的国歌交织回荡,我顿悟警徽上紫荆花永不凋零的奥秘:那是十四亿同胞以血肉筑就的钢铁长城在呵护。犹记黑暴肆虐之时,目睹暴徒玷污国旗的瞬间,我们毫不犹豫以血肉之躯筑起护旗长城。那一刻,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面旗帜,更是中华民族不可侵犯的尊严。


爱国爱港,于我们从不是空洞的口号。它化为日常的坚守—在街角多停留一刻聆听市民心声,在执勤时多付出一分耐心解释法理。金紫荆广场上,我常驻足仰望国旗,任凭伶仃洋的海风拂面,耳畔彷佛回响着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今日我们何其荣幸,能以法律为盾、以专业为矛,守护这片来之不易的和平热土。


请祖国放心!香港警队定当以忠诚铸就金盾,用热血浇灌紫荆。让东方之珠永远绽放绚丽多彩,在祖国南海之滨谱写新的传奇。


季 《我们 • 香港警察》 作者:总督察赵崇熹

狮子山麓风物依旧,见证家国血脉相连。

电车轨道蜿蜒如脉,历经时代百年变迁。

无数爱国爱港的香江儿女,

其情怀如老榕树,根深蒂固;

其信念如六角形火山岩柱,棱角分明;

我们砥砺其中,诚如梁脊。


我们无畏无惧,胸怀家国,

于岁月浪涛中竭力维护国家安全。

我们肩负警徽,心怀使命,

赤诚之心系于祖国,历久弥新。


在霓虹灯影与市井烟火交织之街巷中,

我们栉风沐雨,

日夜穿梭闹市每一角落,

坚定守护每家每户安宁。

我们万众一心,

保卫我们深爱的港湾 ——

此乃「忠诚勇毅 心系社会」最掷地有声的践行。


这份忠诚,是对国家所托的庄严承诺;

这股勇毅,是守护狮子山下万家灯火的铮铮铁骨。

社会动荡之时,

我们临危不惧、恪尽职守;

历经「由乱到治」的惊涛骇浪,

我们坚守信念、以法为依;

共筑「由治及兴」的稳固根基。



● 只有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