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趨勢
在網上求職的過程中,騙徒常以「高薪」、「簡單」、「即時錄用」等字眼來包裝虛假職位,讓求職者在短時間內掉以輕心。然而這些騙案並非毫無破綻,只要留意特定警號,便可提高警覺、防患未然。以下是常見的六大求職騙案特徵與警號,每一點背後都有明確的詐騙操作邏輯。
1. 條件過於優厚,不符市場常理
關鍵警號: 誇張的薪金條件、工作內容過於輕鬆
許多求職騙案都以「超高收入」作招徠,例如:
- 「月薪$30,000起,無需學歷、無經驗」
- 「日薪$1000,在家打字即可」
- 「兼職速遞每日僅工作兩小時,收入穩定」
這類條件往往遠高於行業平均,而且不設門檻,對剛畢業、轉職者極具吸引力。但事實上,真實的職位通常與市場薪酬掛鈎,極少有「工作少、薪水多」的理想化職務。
👉 提防點: 收入條件是否合理?是否與經驗及職位性質相符?
2. 招聘程序過於簡化或草率
關鍵警號: 無需正式面試、當日即錄用
騙徒往往會略過正規的招聘流程,例如:
- 不需提交履歷或學歷證明
- 面試只透過WhatsApp/Telegram進行文字對話
- 無需見面即可「錄取上班」
- 錄用後即要求交費或提交證件
正當企業招聘往往需經多重審核程序,包括面試、背調、筆試等,而網上求職騙案則是刻意營造「急聘氛圍」,壓縮決策時間。
👉 提防點: 是否過於急促錄取?公司是否有正規面試流程?
3. 模糊不清的職責內容與公司資訊
關鍵警號: 工作內容不明、公司背景模糊
許多騙案中,招聘廣告或溝通內容會迴避具體工作性質,例如:
- 僅稱「協助主管處理文件」、「進行簡單操作」
- 沒有具體部門、上司或日常職責安排
- 公司名稱不明、無網站或社交平台
- 辦公地點為共用空間、咖啡店甚至不透露
有些公司甚至自稱「保密運作」、「初創企業尚未對外公開資料」,來掩飾其虛假本質。
👉 提防點: 工作是否描述不清?公司是否能在網上查詢真實資訊?
4. 入職前要求付款或借貸
關鍵警號: 未上班即被要求付款,甚至安排貸款
這是求職騙案最常見、也最具風險的一個特徵,常見方式包括:
- 要求支付「制服費」、「行政費」、「培訓費」、「加盟金」
- 提出協助受害人向財務公司借貸
- 假冒公司幫忙製作入息證明以獲貸款批核
一旦轉帳或借貸完成,騙徒即可能失聯,或持續施壓要求追加付款。
👉 提防點: 是否要先付款才能入職?對方是否提供或協助貸款?
《警聲百二秒》網上求職騙案劇情

在無綫電視與香港警務處公共關係部聯合製作的節目《警聲百二秒》第33集中,TVB藝人鄭衍峰(Leonard)與蘇韻姿(Andrea)以情景演繹了網上求職騙案。劇情描述兩人為朋友,某天在路上偶爾碰到,Leonard隨即關心正在尋找暑期工的Andrea的求職狀況。Andrea爽快地回答道已成功找到工作,現在已經上班兩個星期,其工作內容就是「借錢」。Leonard起初以為是財務公司的工作職位,但Andrea再度補充,原來其工作內容是「幫公司向財務公司借錢」,原因是公司指最近生意不好,需要錢周轉,於是讓她到財務公司替公司借錢,聲稱該筆帳公司之後會歸還,還會將一成的錢當作工資,Andrea不虞有詐。
Leonard聽後反問Andrea這情況豈不是「付費上班」嗎?質疑對方中了降頭才會頭腦不清醒。警方隨後現身指出Andrea並非中了降頭,而是中了騙案。騙徒首先會招聘受害人成為員工,然後要受害人以自己的身分向銀行或財務公司借錢,最終錢當然不會歸還,款項由受害人自己負擔,錢還會轉到公司帳戶,事後難以追討。除此之外,也有騙徒在招聘過程中取得受害人的資料,但在受害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申請一些不需本人露面的網上貸款,受害人直到收到還款通知書始知上當。警方指在2022年同類騙案中,甚至有受害人被騙接近98萬元,騙徒正正看上受害人求職心切,所以要多加小心以免墮進求職騙局。而在求職過程中,如果有人要你申請貸款還有索取過多的文件和資料時,就更應加倍小心,如有任何懷疑,請致電防騙易熱線18222。
5. 要求提供敏感個人資料或文件
關鍵警號: 面試初期即索取身份證、銀行戶口、自拍照等
騙徒會以「開工前需建檔案」、「安排出糧」、「核實身份」為由,向應徵者索取:
- 身份證影印本、住址證明
- 銀行戶口資料、提款卡、密碼
- 自拍照、手持證件照等
這些資料可能會被用來:
- 偽造文件進行詐騙
- 申請貸款、開設虛假帳戶
- 嚴重者甚至作非法交易用途
👉 提防點: 是否過早或不合理地索取敏感資料?公司是否提供保障機制?

6. 施壓決策與阻止外界干涉
關鍵警號: 強調「只限今日」、「不可告訴他人」、「保密處理」
騙徒常用心理操控方式,打擊受害者的判斷力,例如:
- 「今日不回覆就無機會」
- 「這是內部空缺,不能公開給外人」
- 「你告訴朋友反而會錯失機會」
目的是讓受害人無法尋求家人或朋友意見,製造「閉環決策」的孤立感。
👉 提防點: 是否感到被催促、被孤立?對方是否故意阻止你尋求第二意見?
防範網上求職騙案5大建議
1. 選擇正規求職平台
使用可靠的招聘網站(如JobsDB、CTgoodjobs),避免透過Telegram或陌生社交帳號求職。
2. 查核公司背景
可透過香港公司註冊處(www.cr.gov.hk)查核公司是否合法登記,並搜索其網站、網上評價、辦公室地址等。
3. 拒絕一切入職前收費
合法公司不會在聘用前收取任何形式的費用,如發現需先付款應即停止申請並提防詐騙。
4. 避免交出個人證件與銀行資料
身份證、住址、提款卡等資料應絕不交予未確定真偽的公司或個人。
5. 如有懷疑,及早求助或報警
可致電18222防騙易熱線、或直接向香港警方報案以保障自身權益。
常見問題 FAQ
A: 常見警號包括「高薪免經驗」、「免面試即錄取」、「入職前要求付款」或索取身份證、銀行資料。若招聘條件過於優厚或流程異常簡化,應提高警覺。
可致電香港防騙易熱線 18222 舉報,或向警方求助。切勿提供個人證件或支付任何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