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聲

去年四月,改革後的第一期《警聲》邀請在二〇一九年國慶日執勤時,遭暴徒投擲鏹水彈致全身多處受傷的刑偵探員小虎接受專訪,他強調「傷痛讓我變得更強」。小虎走過六百多天非一般的治療旅程,至今仍繼續為康復而奮鬥,今期《警聲》再次邀請他細訴心路歷程。以下是小虎的自白全文:


六百多天的治療旅程,日復日、月復月,已快將兩年。當我回想起二〇一九年十月一日在屯門執勤的情況,我仍心有餘悸。面對暴徒們使用鏹酸,其手法極為殘忍,若稍有差池,我面對的就不只是植皮這麼簡單。幸好,上天眷顧着執法者。更慶幸的是,警隊再次給予我機會,讓我分享榮耀背後所經歷和面對的過程。


受傷後的首個星期,我每天服用二十多顆止痛藥,然而藥力有效時間只有一至兩個小時。我不希望依賴藥物,而挑戰人類承受痛楚的極限亦是我的目標之一,所以從受傷後的第二個星期起,我已不再服用院方處方的止痛藥物。


為了治療,我闊別了親友、警隊及家園,但沒想到這一別就是兩年。這兩年間,我與病房為伴,亦諮詢了不同醫學專家,但遭腐蝕性液體導致受傷的病例不多,所以醫療的方向也有限。只要有一絲希望的藥物,不論外敷或內服,我都會嘗試,至今已嘗試了五十多種藥物,但每天早上,床墊和被單依然猶如案發現場,染上或深或淺的血液。


雨天和夜晚,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挑戰,因為深層神經組織總會活躍起來,讓我感到疼痛萬分。小時候,我和母親到街市買菜,看見魚販從水中拿起活生生的魚,放在木板上拍打。魚雖然受盡痛苦,但仍奮力掙扎。每當劇痛襲來,我就像魚販手上的魚,在地上奮力掙扎。


我有幸於一年前在《警聲》分享,並得到處長和各位長官的支持。時至今日,我已跨過了無數難關,雖然人不在警隊,但我從沒有忘記警察的身分,「無畏無懼」這形容詞更是我的精神寄託。


治療過程中得到國家、香港政府、警隊和一眾熱心市民的支持,我深感榮幸。雖然我的右手和背部布滿壞死的組織疤痕,亦要面對漫長的康復治療和無法估計的痛楚,但我的信念從來沒有動搖。我是一個警察,履行入職的承諾、背負執法的使命及實踐「守城」的精神。我期望早日歸隊,追回失去的時間。


警察生涯必定有所起伏,但我深信各位警察一定會比我優秀和強悍,專業地完成職務。


受傷的刑偵探員小虎期望能早日歸隊。
受傷的刑偵探員小虎期望能早日歸隊。
警隊同事(左)探望小虎(右),並轉交由警隊管理層致送的《守城》紀念品。
警隊同事(左)探望小虎(右),並轉交由警隊管理層致送的《守城》紀念品。
警隊管理層在致送給小虎的《守城》紀念品上簽名,以表支持。
警隊管理層在致送給小虎的《守城》紀念品上簽名,以表支持。

 

《警聲》編輯委員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警司(主席) 郭嘉銓
警察公共關係科高級警司(媒體聯絡及傳訊) 梁仲文
警察公共關係科首席新聞主任(宣傳及刊物) 黃惠虹
警察公共關係科總督察(傳媒關係) 李沛賢
東九龍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黃璐兒
西九龍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劉清楠
新界南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麥嘉寶
新界北總區助理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陳潤華
水警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黎惠賢
人事部高級督察 蔡映彤
警察學院總督察 石瑋慈
員佐級協會代表 馬德雄
總務及發展組行政主任 莫梓偉

 

編輯部

編輯: 梁慧欣(2860-6171)
記者: 嚴泳欣(2860-6172)
謝善怡(2860-6131)
攝影: 林志軒(2860-6174)
林雨燊(2860-6175)
傳真: 2200-4309
地址: 香港灣仔軍器廠街一號
警察總部警政大樓十樓
警隊網頁網址: www.info.gov.hk/police/offbeat
電子郵件地址: sio-off-beat-pprb@police.gov.hk
第1186期截稿日期: 二〇二一年六月三日(下午六時前)
第1187期截稿日期: 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下午六時前)


有意投稿的人員請透過警察內聯網首頁的《警聲》捷徑參閱投稿須知。


香港警務處警察公共關係科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