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警察學院於七月九日舉行結業會操。27歲的李均男榮獲薛富盃、銀笛及警務處處長學業成績優異證書,成績彪炳。李均男出身紀律部隊世家,父親為退休警署警長,母親為一級懲教助理,姊姊於二〇一五年加入警隊成為督察,現駐守西九龍總區刑事部。姊姊當年在警察學院畢業時獲頒施禮榮盾、榮譽警棍及警務處處長學業成績優異證書,可謂「一門雙傑」。
二〇一九年黑暴肆虐期間,李均男正就讀香港大學理學院,目睹父親和姊姊為守護香港而疲於奔命,他十分懊惱自己仍然在學,無法即時加入警隊與家人並肩作戰。然而,他畢業時卻選擇任職文員:「當時覺得全家效力紀律部隊過於單一,我希望能打破框架。」他其後覺得文職工作的性質較為刻板:「即使未來有晉升機會,始終離不開辦公室。」李均男嚮往多元化及富挑戰性的警務工作,故下定決心投考警隊。在父親和姊姊的指導下,他作好充足準備並成功獲取錄。
李均男接受學警基礎訓練課程時,發現自己較擅長背誦法例等科目,惟體能方面較弱。克服難關的過程讓他深深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班中有同學熱愛健身,在他協助下我進步神速,引體上升、來回跑等項目均能達到要求,體能成績有進步。我亦會向同學分享背誦法例的技巧,將冗長的法例演繹成不同故事,分批背誦後再串連起來,會較易熟練。」李均男坦言受訓初期曾有無形壓力:「家人在紀律部隊表現卓越,我也必須做到最好!」後來學懂放低枷鎖,與同學一起奮鬥,最後榮獲薛富盃,實在喜出望外。
加入警隊後,李均男有意在刑事調查的工作上發展,希望累積更多前線經驗,再投考督察。警務工作饒有意義,而學院的訓練亦令他處事更成熟,故他呼籲有志之士投考警隊,服務社會。
《警聲》編輯委員會
| 公共關係部總警司 | 曾淑賢(主席) |
| 公共關係部首席新聞主任(宣傳及刊物) | 蔡詠嫺 |
| 公共關係部總督察(傳媒關係) | 盧宗旺 |
| 港島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 陳浩雯 |
| 東九龍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 龍詠翔 |
| 西九龍總區助理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 周俊鳴 |
| 新界南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 麥嘉寶 |
| 新界北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 黃可謀 |
| 水警總區訓練及職員關係主任 | 黎惠賢 |
| 人事部總督察 | 梁鎮中 |
| 警察學院高級督察 | 楊莉 |
| 刑事總部高級督察 | 黃筑筠 |
| 員佐級協會代表 | 許義安 |
| 行政主任(文職人員關係) | 胡依韻 |
|
編輯部 |
|
| 編輯: | 王嘉慧(2860-6171) |
| 記者: | 嚴泳欣(2860-6172) 鍾龍山(2860-6131) |
| 攝影: | 林志軒(2860-6174) 葉兆奇(2860-6175) |
| 傳真: | 2200-4309 |
| 地址: | 香港灣仔軍器廠街一號 警察總部警政大樓十樓 |
| 警隊網頁網址: | www.police.gov.hk |
| 電子郵件地址: | sio-off-beat-pprb@police.gov.hk |
| 第1214期截稿日期: | 二〇二二年七月二十八日(下午六時前) |
| 第1215期截稿日期: | 二〇二二年八月十一日(下午六時前) |
有意投稿的人員請在警察內聯網上《警聲》的頁面參閱投稿須知。
香港警務處公共關係部製作